没有编制,也不拿一分钱报酬,每天义务奋战在几十公里的河岸线上……据不完全统计,湖湘大地上涌现出近万名各类民间河长。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行业,比如种田的农民、私企老板、大学生、工厂工人……大家的河流大家管,群众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和监督者,全民治水护水的热潮掀起。(4月18日 红网)
必须肯定,招募“民间河长”是公众参与水环境治理的有益尝试和重要举措。因为,水环境治理离不开公众的参与,这早已成为普遍共识。问题的关键在于公众如何参与,由于社会自治组织程度依然很低下,公众参与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引导,因此,“民间河长”的探索,无疑给了公众参与水环境治理提供了可依循的路径。
湖南“民间河长”的探索,无疑收到了喜人的效果。来自各个阶层的民间河长,不仅巡河有一套巡河办法,比如先看河面有没有垃圾,再一项项查河岸的设施是否齐全,然后看有没有污水排入河流……一点也不逊色于环保部门的“正规军”。而且,透过“民间河长”的努力,营造出了人人都是“河长”的护河氛围。
更重要的是,为了让“民间河长”发挥更大的作用,政府、水务部门还建立微信工作群,对发现的问题做出迅速反应,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实现各级河长上下联通、信息共享和无缝对接。同时,政府层面还建立了社会公众监督评价机制,并将“社会公众监督评价”等内容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开展第三方评估,加强社会监督。
犹记得,2017年召开的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是三湘儿女向往美好生活的集中体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愿景。实现这个愿景,就要推动向经济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开放强省转变。一时间,“生态强省”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也成了拉高湖湘民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关键。
而今,正是在不断完善的顶层设计的作用下,以及以“民间河长”为代表的社会公众的齐心协力下,凝聚起了河湖全民共治管护的合力。我们乐见“民间河长”齐心护航“生态湖南”,乐见越来越多社会公众一起为推动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实现从绿色大省向生态强省转变,进而为实现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美好愿景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当然,从长远看,“民间河长”要持续发挥更大作用,不仅需要更多职能部门的参与,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秉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共同助力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加需要加强政府部门与“民间河长”的沟通交流,积极听取和采纳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切实保护和调动“民间河长”的工作积极性和原动力,从而释放更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文/禹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