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长沙望城“人才新政”解读:普惠+民生+减负+精细

来源:红网 作者:朱友芳 编辑:陈雪骅 2018-03-24 18:52:1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朱友芳 长沙报道

  人才是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3月23日,长沙市望城区发布重磅“人才新政”,全面承接长沙市“人才新政22条”,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补齐短板,增加个性化举措,推出望城“人才新政”10条,发布当天吸粉无数。望城“人才新政”亮点纷呈,红网时刻新闻通过梳理几大关键词,解读政策的几大突出特点,为关注政策的读者全面了解新政提供方便。

  关键词一:普惠

  细看望城“人才新政”,会发现,普惠性特点非常突出。政策既高度重视“顶天立地”的高层次人才,又充分注重“铺天盖地”的基础性人才。政策补助覆盖范围广,奖励补助对象涵盖从专科到全日制博士,甚至到医师、校长、教师等不同行业和不同层次的各类人才。同时,对本土成长起来的符合条件的各类人才(团队)均能和引进人才一样享受各类奖励补贴。政策既强化需求导向,又兼顾本土人才,对增量人才和存量人才精准施策。

  值得一提的是,人才新政在强调普惠性的同时,还特别着眼于望城自身产业发展需求,做到政策与区情相符。新政所发布的区级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重点聚焦到了有色金属、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金融证券、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商贸物流等特色产业,引进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特点的“高精尖”缺人才。

  关键词二:民生

  在望城此次人才新政中,充满着浓浓的民生“温度”。望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周剑波说,望城成为长沙新城区后,区委区政府加快推进合作办学,引进了许多名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但是名师和名医不多,“软件”与“硬件”不相匹配,因此特别针对校长和医师等岗位人才的引进予以奖励。

  而针对名优教师和医师的奖励是极为丰厚的。政策明确,对区内引进或合作办学派至望城区的省市级以上名优校长、名优教师最高给予每年每人20万元、12万元奖励;对区镇两级引进的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分层次、分类别分别给予奖励,对区内医疗机构创建国家、省市医学重点学科给予最高100万元的经费奖励。

  关键词三:减负

  为企业减负成为此次望城区人才新政的又一大亮点。优化营商环境,人才引进和培育是重要一环。在望城“人才新政”中,突出了用人主体在招才引才过程中的作用,鼓励企业发挥自主性,引进“适销对路”的“高精尖”人才。

  比如,企业自主引进一名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按每人5万元的标准补贴企业。对企业聘用的具有全日制硕士以上学历,拥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和注册执业(职业)资格人员均给予用工补贴,基本涵盖了企业用工的所有层面,打出了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组合拳”,真心实意为企业减负。

  关键词四:精细

  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蒋建湘说,长沙聚集了一批优质高校,每年为全国各地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长沙是不缺人才的,关键是如何将长沙的优秀高校毕业生留在长沙,将外地人才吸引到长沙。望城人才新政送上的“人才大礼包”,对高校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这种吸引力来自哪里?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是原因之一。

  居住、医疗、教育、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民生问题,每一个都是人才能否安居乐业的重要指标,不光是“给钱”就能解决的。望城此次“人才新政”就特别针对“高精尖”人才推出精细化的配套措施,“打包”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而配套措施之细,在各地人才政策中是少有的。

  新政对人们最关心的安居保障、教育医疗、家属安置、子女入学、创新创业支持、平台建设等进行重点突破,并设立人才服务窗口、人才服务热线,配备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的“一专窗、一热线、一专员”服务机制,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提升服务效能、营造宜居宜业环境,对人才高看一等、厚爱一层,让人才义无反顾地来到望城,心无旁骛地干事业。

  相关链接:

  望城发布史上“含金量”最高“招贤令” 广纳天下贤士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