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3月17日讯(记者 杨艳 摄影 张必闻)“当下,无论是财险,还是寿险领域,市场份额都高度集中在大公司手里,中小保险公司生存发展举步维艰。”此次参会,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研究所所长张琳向大会提交了《建议保监会建立中小保险公司发展部实行差别化监管》的建议。3月17日,张琳接受记者采访,她说,在“保险姓保,监管姓监”方针指引下,保监会有必要差别化管理,引导和规范中小保险公司的发展。
现状:保险市场利润过度集中,中小企业生存困难
张琳介绍,目前全国有保险公司170家,其中人身险公司86家,财产保险公司84家,在2017年1—8月财险保费收入占比前五和前十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分别为73.51%和84.92%,人身险保费收入前五和前十的公司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52.93%和71.59%。
“市场利润过度集中的现象不符合健康的商业生态系统发展特征,也不利于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张琳说,目前,财产险公司利润主要集中在中国人保和平安保险公司,一半以上的公司尤其是中小型公司在占公司业务比重70%以上的车险业务上都是亏损的。多数中小型人身险公司同样面临经营利润低下、高价值业务占比低、管理基础薄弱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
张琳分析道,中小型保险公司经营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外部原因,宏观层面上整个金融体系在某种意义上形成外部溢出力量,一定程度扰乱寿险行业的经营本质与市场环境,中小寿险公司或主动或被动采取跟随战略,加入了短期理财产品的红海竞争,而偏离保障型的寿险主业;财险公司主要在车险市场跟随大公司参与手续费竞争。
其二是企业内部原因,张琳说,大多数保险公司没有真正把自己定位为一家中小公司,而且一味追求全国布局、做大规模,公司经营模式缺乏自身特色,过于依赖复制大公司模式,缺乏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以及相应的配套经营体系。加上人才机制不匹配,相当一部分小公司内部充斥着追求职位、待遇、安逸的人员,缺乏小公司创业期必要的创业精神,很难吸引创业型人才。
其三是政策原因,目前监管层面宏观上支持专业化、创新性公司,但是微观上无差别对待、一致化管理。例如保险公司无论大小都要设立一样的组织机构和管理部门,专业化公司固定费用居高,难以摊薄。
对策:差别监管,引导中小型公司深耕“剩余市场”
“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境,中小型保险公司的存在却是市场供给缺陷的有力弥补,在保险业商业生态系统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保监会有必要引导和规范中小保险公司的发展。”张琳建议保监会设立中小保险公司发展部,对中小保险公司实行差别化监管,研究市场退出机制,对于中小型保险公司的业务审批向剩余市场和创新型方向引导。
什么是保险行业的剩余市场?张琳举例称,在寿险市场上,老年人保险就是空白,财险市场上有竞争力、能满足社会需要的责任险也非常稀缺,中小型保险公司完全可以深度挖掘这些“剩余市场”,与大公司实行差异化竞争,避其锋芒。
“希望中小型保险公司的健康发展能为保险行业带来清新的空气,使保险业的发展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张琳建议完善相关市场化机制,特别是兼并收购机制和退出机制,由保监会出清市场过剩供给,同时实行差别化监管。因为中小保险公司,特别是小公司尚在初创阶段,经营情况和风险特征与大公司差异显著,风险较大,需要专门的监管政策,应允许中小型保险公司不必设置大而全的管理部门,部分业务外包。降低组织纵向复杂度。中小保险公司可通过纵向简化层级、管理适度授权成就灵活扁平的组织架构。
张琳看好中小保险公司的发展,她说,小公司船小好调头,小公司要紧跟科技发展,运用创新渠道,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客户体验,必能迎来自身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