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两会网评|从“功成不必在我”看干部的潜绩观

来源:红网 作者:王攀 编辑:夏熊飞 2018-03-09 16:29:25
时刻新闻
—分享—

  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的审议。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说,“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绩,也要做潜绩。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经过历史沉淀后真正的评价。

  我们在评价一个干部的时候往往用“德能勤绩廉”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价,这几个方面中,工作实绩表现最为直观,很多时候我们通过工作实绩也就初步断定他是个“好干部”了。于是乎,很多干部就开始了追求表面的实绩即“显绩”,急功近利,甚至以“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来突出在任时的“功绩”。但要注意,“好干部”最终谁说了算呢?人民群众说了算。“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离任之后百姓对他在任时的一些“功绩”嗤之以鼻,那算什么“好干部”呢?

  因此,我们在选任“好干部”时,“潜绩”也很重要,有的“实绩”是需要经过时间来验证的;有的“实绩”是需要群众打心眼里认可的;有的“好干部”体现在群众的“好口碑”里。“潜”是“显”的基础,“显”是“潜”的结果,在“潜绩”中也能突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领导干部标准。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潜绩”是勤政务实、敢于担当的“背后验证”,也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的“时间考验”。人民日报曾在头版头条刊发了一篇名为《三十四年后的追寻——“四有”书记谷文昌》的文章,记叙了一位一直让习近平总书记念念不忘、撰文称赞“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丰碑”的县委书记的生平事迹。谷文昌默默无闻地奉献,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这种“潜绩”,是最大的“显绩”,这种干部才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好干部”。因此,我们的干部要学会不走捷径,不谋私利,甘于奉献,踏踏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妨把目光放长远,当前的“名利”工程或将成为阻碍发展的“绊脚石”,我们不需要追求把名字刻在石碑上,我们只需要把名字刻进群众的心中。

  “潜绩”也是干部德的彰显、才的积累。“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官德”优劣往往会对一方群众起到很强的示范导向作用,甚至影响一个地方民风向积极或消极方面转化。“风清则气正”,党风政风也是民风的风向标,好的党风政风引领着好的民风。孔子曾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今我们已经开始重视干部的“离任审计”,在一个干部离开所在的岗位后,我们不妨再去多了解一下他在群众中的评价,多看看他的一些“政绩”在一段时间之后产生的“价值”。一个好的干部是否有才干,不是在于现阶段他付出了多少,而在于他让群众“得到”了多少;不是在于他能说会道,而在于他实实在在干了多少实事。

  “风过留痕,雁过留声”,在很多时候,“潜绩”也能反映一个干部的真德行、真本事。

  文/王攀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