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克平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
精准服务帮助大学生就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高校毕业生820多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要促进多渠道就业,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就业,关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关乎高等教育改革,关乎毕业生个人发展,也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福祉。”卢克平代表说。
他认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大学责无旁贷,必须提供“精准服务”,包括精准就业管理服务、精准就业信息服务、精准就业指导服务。
卢克平建议,通过建立档案、一对一指导、能力提升训练、重点岗位推荐等方式,对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精准帮扶。同时,精准跟踪反馈,让毕业生生源信息、就业信息、跟踪反馈信息、招生培养信息联动起来,形成长效的就业联动和预警机制。
他还建议,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本报记者马跃峰)
严望佳委员(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完善高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创业是一件特别能激发年轻人创新思维、凝聚高精尖人才的事。活跃的、具有凝聚力的创新型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不竭动力。”严望佳委员说。
严望佳认为,只要能创造性地为客户带来幸福感和获得感,就是成功的创业。“创业者尤其是青年创业者,不应对高大上的空洞概念趋之若鹜,要更多关切具体的‘客户价值’。”
“推进‘双创’事业,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是核心要素。”严望佳说,对于民营高科技企业,政府给了许多支持,但目前在人才评价体系方面,还不能很好地与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的“主流评价体系”对接互认,这成为高科技人才创业就业时的一个心病。她建议,国家要在完善高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方面出台更多举措,为高科技人才就业、创业免除后顾之忧。
(本报记者马涌)
鲁曼代表(江苏省建湖县天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让创业者想回家愿回家
“创业氛围越来越好,就业渠道越来越多,作为创业者的一分子,我特别感谢这个时代。”鲁曼代表说,自己2009年从城市返乡,2011年开始自主创业,明显感到政府对就业创业日益重视,人才计划日益丰富。以前创业时办各种证件就要“跑断腿”,现在三证合一,大大简化了手续流程。
鲁曼期盼对创业者的利好政策能继续下去,落实到位。“我期待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把青春奉献给自己热爱的事业。就业创业、乡村振兴,都要依靠人才。”
她建议,有关部门对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更加重视,让创业者“想回家、愿回家”。此外,落实“互联网+农业”、多渠道增收、一二三产融合等举措,优化就业创业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赵贝佳尹晓宇)
杨莹代表(海南玫瑰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帮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杨莹代表说,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不但能提高农民收入,还能就近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拉动农村就业。
“家门口有工作,农村才能留住人。”杨莹建议,鼓励乡村发展特色产业,把产业引入乡村,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尤其要培养新型农民,下大力气提升农民职业技能,让农村劳动力就业更充分。“农村产业离不开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希望能够全面开办农业技术培训班、电视夜校等,让农民方便快捷地接触、掌握提升就业技能的知识。”
杨莹表示,从玫瑰谷的发展来看,传统农业转型为休闲农业,发展玫瑰民宿、玫瑰观光等产业,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但农民如果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很难胜任农产品深加工、农业观光导游等工作。“要加大系统培训力度,引导农民向加工业、服务业就业,让农民守住乡土,鼓起腰包。”
(本报记者闫旭齐志明)
《 人民日报 》( 2018年03月09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