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两会网评|为积极干事者撑起“保护伞”

来源:红网 作者:张小草 编辑:王俞 2018-03-07 00:05:28
时刻新闻
—分享—

  3月5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表示,中国改革发展的一切成就,都是干出来的。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来说,为人民干事是天职、不干是失职。要完善激励约束、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给积极干事者撑腰鼓劲,对庸政懒政者严肃问责。(3月5日《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就是要求广大干部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干好自己的工作,干好为人民谋福祉、为国家谋富强的伟大事业。实际上,不少干部都反映,很多时候不是“不想为”,也不是“不能为”,而是“不敢为”,害怕做得越多、错得越多,干成功了不一定有什么奖励,但干失败了肯定是“吃力不讨好”。

  这种现象被形象地总结为“洗碗效应”,洗的碗越多,打破碗的几率就越大,一旦碗被打破了,难免要被责骂,还不如少洗碗,甚至是不洗碗。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在此背景下,“洗碗效应”显然要不得。改革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创新的过程,需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让积极干事者敢闯敢干,让庸政懒政者无处遁形。

  完善容错纠错机制,需以“三个区分开来”为总要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理性与智慧是有限的,同时改革创新工作又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在作决策、“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领头羊”或成“替罪羊”,这对领导干部工作积极性的伤害显然是巨大的。为保护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的过程中,应将此要求一以贯之,“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确保能为“敢想敢为敢担当”的领导干部撑起强有力的“保护伞”。

  完善容错纠错机制,需以“接地气”为出发点。“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容错纠错机制不仅要科学化、合理化,更要具体化、细致化,具备可操作性。促使容错纠错机制“接地气”,需要不断精细绩效管理基础制度、严密追责情形、完善追责范围,需要明确责任判定标准、追责触发机制等等,需要将积极干事者与庸政懒政者从根本上区分开来,区别对待,才能充分发挥这个机制的作用,为想干事、能成事的干部搭建“大舞台”,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动力;为“不干事”“混日子”的干部戴上“紧箍咒”,毫不留情地追责问责。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不断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不断给予积极干事者勇气与动力,让他们敢闯敢干、勇往直前,才能开创新时代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新局面。

  文/张小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