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全国人大代表苗振林:别让“技校冷”拖中国制造的后腿

来源:红网 作者:冯钧 编辑:刘威成 2018-03-04 23:10:22
时刻新闻
—分享—

全国人大代表苗振林建议职业教育应推进供给侧改革。

  红网时刻3月4日讯(记者 冯钧)中国制造离不开优秀的“中国工匠”,职业教育是培养“中国工匠”的摇篮。因而实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近年来大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不过,由于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和社会观念的误区,目前的现状仍然是“高校热”“技校冷”,这对于培育“中国工匠”,在全社会发扬工匠精神,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制造业影响很大。今天,全国人大代表苗振林在北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湖南团驻地接受采访时说,“技校冷”的难题亟待破解。

  多方面原因造成“技校冷”

  苗振林认为,技校之所以“冷”存在多方面原因。

  一是教育培训制度失衡,我国教育长期以来以普通教育为主,忽视或者说是轻视了职业教育。

  二是职业教育自身存在缺陷,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是由普通高中、成人高校或中专改制或升格而成,这些高职院校缺乏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入研究,办学缺乏针对性和开放性,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水平较低,办学模式存在缺陷;另一方面教学模式存在缺陷,很多学校在工业技术的培养上,仍以书面指导为主,不能贴近生产、服务第一线,学校与市场脱离的比较远。

  三是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够,以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各类教育分配比为例,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155亿元,比上年增长6.75%,其中,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223亿元,比上年增长3.97%;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0110亿元,比上年增长6.22%,其中,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828亿元,比上年增长5.91%。数据表明,无论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投入增长总额,都与传统高中和高等教育增长总额存在较大差距。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投资成本较高的教育类型,经费的投入不足已影响了它的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

  四是职校生就业限制较大。当前,“本科学历”几乎是众多用人单位招聘的首要条件,大多数职校生因“学历划线”被拦在了大门之外。而且,职校生在公考、企事业单位招聘、应征入伍、薪资标准、职称评定上都受到一定限制,这对学生选择职业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五是社会思想观念误导。受“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当前社会上及家长心里普遍有“白领”情结,普遍对“蓝领”不感冒。部分学校、老师对学生择校的宣传引导上,也存在错误引导,把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当做“非优等生”逃避走入社会的途径之一。

  破解困局: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苗振林说,职业学校要加强市场调研、紧跟市场导向,科学合理设置新专业;要加强与企业合作,引入企业共同参与教学改革,以输出人才质量为主要评价指标,推进教育教学适应产业分工、技术升级的需要,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紧密结合。他建议,职业教育必须推进供给侧改革。

  同时,他还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大职业教育的关怀力度,将职业教育放在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从政策、财政、宣传上都予以一定的倾斜,鼓励带动职业教育发展,给予高技能人才以更多的荣誉和尊重。

  他呼吁企业要转变用人观念,建立技能人才培训、考核、使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工匠”队伍。媒体也要加大职业教育及技术工人的正面宣传,引导社会各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正确对待职业教育,让“中国工匠”不再荒。

  他说:“现在几乎每个企业都面临这样的困境:招不到符合要求的工人。相信通过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一定会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工人,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中国工匠。”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