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
—分享—
2月8日,人民网2018年“两会调查”上线,这已经是人民网连续第17年推出此项调查。本次调查得到广大网民的热烈响应,截至2月27日15时,参与网民达4212368人次。
“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会前民意调查更深受公众瞩目。从今年的调查结果来看,反腐败斗争、社会保障稳居前两位,教育改革位居第三。医疗改革、脱贫攻坚分列第四第五。改革开放、乡村振兴则成了新增的最受关注点。由是观之,民生改善仍是群众最热切的期待。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疾苦重于一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然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那么,领导干部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导干部要敢打攻坚战,聚焦主业,明确重点,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在不断的“动真碰硬”中,把群众最在意的“大事小情”解决好。
民生改善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导干部要善打持久战。要以“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持续下足“绣花功”、撸起袖子抓到底,将有限的财力向民生倾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切忌虎头蛇尾、一暴十寒。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能否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关乎民心得失,更关乎社会是否稳定。抓好这一“最大的政绩”,用再多的精力、花再大的代价,无疑也是值得的。
文/刘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