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省委网信办指导红网利用《百姓呼声》《问政湖南》栏目,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媒体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推进“互联网+群众工作”,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全省深入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的路径更清晰、效果更显著。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重视和办理网民留言蔚然成风,真正做到了不潜水、不失声,办了实事,暖了人心。
有人说,大数据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在从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司企业的办公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都与互联网发生着越来越紧密关系的当下,事实证明,这句话确实所言非虚。每个人工作生活的点滴,从公事到私事从吃穿到住行,都不可避免地要在互联网上留下痕迹。这些痕迹,个人未必有记录,事后未必能够想得起、记得清,但大数据却可以事无巨细帮你“一网打尽”。
更重要的是,大数据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记录,更在于分析——通过运用各种“算法”,通过一系列的运算,让这些痕迹变得有“意义”——你所说的和你所做的,会在这里产生奇妙的对比;你所做的与别人所做的,比较之下会显示出不一样的结果;你做了的与你没做的,在大数据面前也会变得同样重要。
个人如此,政府如此,干部和群众工作也是如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省委书记杜家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走进互联网、拥抱大数据,不断提高管网、治网、用网的能力和水平”。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省政协主席李微微,省委副书记乌兰,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利用网络畅通服务群众渠道,做好便民利民惠民工作的重要性。
在做好“互联网+群众工作”上,作为湖南省党网的红网,无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仅《问政湖南》栏目荣获我国新闻界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其工作更是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孙春兰、省委书记杜家毫等中央及湖南省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互联网的出现,原本就是为了解决远距离信息传输的问题,换言之,就是让必须跑腿才能传递的信息,变成一根网线即可解决的问题。所以,“数据多跑路”对应的,必然是“群众少跑腿”,而“群众少跑腿”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群众通过网络反映的信息有多少得到了及时的回应。
大数据记录下了这些回应——每个市州办理了多少网民留言,哪些领导认领过网民留言,回复或解决了多少问题,一串串数字清清楚楚,哪些领导指示或回应最多,哪些单位办理网民留言更积极,哪些企业办理网民留言更积极,这些都在分析汇总之后,以数据的形式,以图表的形式,以对比的方式,呈现在了公众面前,一目了然。
湖南各级领导干部把群众的关切放在了心上,把领导们的指示落到了实处,在他们那里,网络也不再是一个参考性的工具,而是一个主动联系群众的场地。所以,在全省14个市州中,长沙、怀化、娄底、永州等10余个市州已经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将办理红网的网民留言纳入党委政府的固定工作机制。这标志着网上群众工作“湖南模式”日趋成熟,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办理网民留言工作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网络的特性使得现实生活中不愿或不擅于表达观点和因为某种原因不方便表达诉求的人们,得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在观点和诉求的表达上也更加的直接。表达更直接,意味着中间环节更少,信息传递效率更高。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我回应得快,民众对回应结果的反馈也快——办得不好,立刻就会看到批评,办得好了,立刻就会看到点赞。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有大量涉及到扶贫、环保、劳动保障、经济环境、干部不作为等方面的问题得到重视或解决。广大网民也迅速进行了反馈,这些,也都被大数据记录了下来。
杜家毫书记强调要着力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互联共享,不断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目的就是要让政府与人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互动与相处更加的顺畅、有效和良性。是的,消除“信息孤岛”,就是消除了可能让群众多跑腿的死角,实现互联共享,也就是实现了群众生活的便利,如此,湖南人民的生活才会越过越好,幸福湖南也才会更加美好。
文/张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