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手机换席卡,交出去的不仅是手机

来源:红网 作者:王朔 编辑:王俞 2017-12-22 00:03:12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河北一高校将手机入袋玩出新花样——学生在上课前必须将手机放进手机袋,同时换取印有自己名字的席卡。实行该措施的老师称此举为解决学生上课玩手机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上课积极性显著提高。(12月20日《人民日报》)

  高校为解决学生上课问题绞尽脑汁,手机入袋早已不是新鲜事,除此之外,尚有刷脸考勤、微信摇一摇考勤等方式。而这一次,当我们再一次为学校迫不得已的机智点赞时,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手机换席卡,交出去的不仅是手机,更是学生的自主权。

  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理应有规束自己的能力,而不应该由他律被迫达到自律。强制性地上交手机,不论是不情不愿还是心甘情愿,都是学生对自我约束力的否定。而手机入袋有用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新闻一出,网友便戏谑地评论:“短期来看有助于抑制低头族的继续,长期来说会拉动手机销售业务的再次上升,买两部手机不就解决这个问题了吗?”显而易见,由他律规范的自律难以长久。此外,“积学于己,以待用也”,学习原本是为充实自己,在他律的要求下反而成了“反压迫”的斗争。

  手机换席卡则是手机入袋的2.0版本,在他律强迫下仍无法达到自律后,此举更进一步地让学生实现自我驯服。学生以手机换取的席卡,实则是通向福柯所言的“全景敞式监狱”的门牌号。学生依次拿取门牌号,坐在座位上,如同锁在一个个的笼子里,接受老师的监视。许多双眼睛盯着老师,同时老师也时刻盯着在座的学生。众人把自己的名字袒露身前,自己一旦有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名字便有可能被老师一览无余,而学生本身却不敢肯定自己是否被老监视,只能乖乖地,或认真或假装认真地听课,从而实现自我驯服。

  目前来看,手机换席卡的确卓有成效,但荒唐的是,不管是他律下的被迫自律,还是“全景敞式监狱”模式下的自我驯服,都是学生将学习的自主权拱手相让的表现。少儿身心还未健全,尚可以依靠父母和老师的管护而成长,然而作为大学生,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却没有主心骨,岂不是成为了长不大的“巨婴”?

  百学须先立志。改善学风,固然要凭借老师提升讲课质量来吸引学生,但作为学生,更应该有独立的见解和约束自我的能力。否则,千百年来人们前仆后继所追求的“独立自主”被拱手让人,就不仅愚,更是一种可悲。

  文/王朔(重庆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