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花个万儿八千就能当上大学教材主编?新华社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从内容代写、主编挂名、出版入库到代购代销,围绕图书“挂名主编”已形成了一条灰色利益链。
只要肯花钱,就有专业团队为您的主编位置“保驾护航”。这种“贴心”商家的出现成就了一大批挂名主编。一些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还打出“专著教材代写,为您职称评审保驾”的口号。于是花钱当主编的新闻一经曝光,众人就将这种浮躁的学术氛围和学术通胀的情况归结于职称评审制度。
一方面,我们不否认是因为职称评审的存在,才伴随出现此种现象。将教材主编当成职称评审的一项考核标准,确实会造成大学教材选择过多,教材编写趋同性较高的状况出现。教材的编写范围有限,知识点较为固定,众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观点交叉、教材雷同的情况出现。将教材编写作为一种职称评审的硬性规定确实存在一定弊端,但学术通胀绝不只是这一个原因。
质问制度前,不妨先质问这些找代写的人,既然没有精力完成考核,为何还要造假?即使造假评上职称,又是否有与之相当的能力?职称评价是对他们教学、科研等方面能力的认定,想要被认可,就要拿出自己真正的实力。“找代写”背后更深层次的是学术懒惰成分、学术氛围浮躁。一群人追逐评职称背后的利益,趋利心理“杀”死了真正的学术,留下了一大堆代写出来的学术垃圾。
社会压力变大,人人都喊着掉发秃头,我们理解职称评审给一些专职人员带来的压力,但无法理解其解压的方法。以前有钱能使鬼推磨,现在有钱能把主编做。一份力不出,职称评审稳了,事业稳了,人品却歪了。做学术必定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漫长过程,浮躁的学术氛围只能制造虚假的学术繁荣,造成学术通胀。即使没有职称评审,在这种学术氛围下,怎么能做出真正学术?别什么事都怪在制度上,制度总是在给不努力的人背锅。考不上大学怪高考制度不合理,要教育改革;不想编教材怪职称评审制度不合理,要放宽标准。然而真正用心的人,从来都是脚踏实地,用自己的脚走向成功。向制度要创造性的学术是要不来的,唯有向人要,才有希望,毕竟是人在创造学术,而不是制度在创造学术。
文/陈佳新(重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