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保护古村落,光呼“乡愁”非良策

来源:红网 作者:陈佳新 编辑:夏熊飞 2017-12-13 00:04:12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古村镇大会向外界透露,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12月11日 央视新闻)

  牛车,落日,迎着晚霞而归的老农……村庄留给人的记忆总是原生态的、慢悠悠的。从前慢,村庄的生活节奏也慢,但现在,它却在快速消失着,乡村生活逐渐远离了我们。

  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乡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村庄目送了一代人的离去。“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热闹一去不复返,剩下的更多是村庄无声的叹息。村庄留不住新一代的年轻人,剩下的是习惯村庄生活、安于现状的老人,老一代成为村庄生命的延续,但村庄也跟随他们流失而迎来最后的结局。

  当前,村庄呈现出空心化严重的情况,部分古村落损坏严重,破败不堪。古村落的抢救就如同和时间赛跑,然而抢救常常追逐不上村庄消失的速度,一些承载历史与故事的村庄归为尘土。

  一些人认为传统村庄被淘汰是历史的选择,不适合现代人生活的村庄被时代抛弃是必然。然而传统村庄不仅仅是人类生存之地,最重要的是文化属性,它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记录。呼吁保护传统村庄,也就是在呼吁保护传统文化。然而目前的一些保护措施治标不治本,仅仅只是保护传统村落的躯壳是没有用的,除了物质文化之外,还有古村落背后的精神文化同样值得引起重视。在保护古村落的同时,也要看到人和村落的联系,村庄和人从来不是分离的,因为人的生产劳作,村庄才一直维持它的活力。在这之上,也是人和村庄情感的链接,人在村庄扎根,无论走向何方都能在此处寻觅一个归属。

  但当前更多人的根扎根在城市,对传统村落缺乏一种情怀,也无法理解古村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呼吁保护古村落的同时,更要重视建立人和村庄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或许是人们看一张村庄老照片的惋惜,或许是读一首写村庄的诗的喜爱,古村落保护不仅是留下那村落建筑,更是在人的情感深处留下一处位置。

  古村落保护高呼“乡愁”,但其前提是保证当代人对古村落还保有一丝情怀,保有一份情感,唯有情方有愁,方能理解那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文/陈佳新(重庆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