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芳华》:对于逝去,怀念好于批判

来源:红网 作者:钟云 编辑:夏熊飞 2017-12-13 00:03:40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当地时间12月8日,首届塞班国际电影节在塞班举行颁奖典礼,冯小刚新片《芳华》共斩获四项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和最佳新人,成为当晚的最大赢家。

  伴着淡淡忧伤的旋律,影片一开始呈现给我们的便是文工团大门和墙壁上的硕大有力的标语口号,无处不在的领袖像、党徽、军徽、颜色明亮鲜艳的旗帜、横幅和墙画。浓烈的背景色和热情跳动着的年轻身体从一开始便预示着盛极而衰的危险。刘峰带着何小萍(原著为“何小曼”)走进文工团的大门,这段七十年代部队文工团的一段青春往事缓缓展开。与严歌苓的原著相比,电影改编了很多。例如原著里对刘峰的外貌描写是其貌不扬的,而导演却让外形俊朗的黄轩来饰演这个角色,何小萍的饰演者苗苗也与小说里描写的“不好看”不同,外形出乎意料地好看。小说重点在于反思集体主义生活对个体的伤害,对情感的压抑,而电影中减少了隐含的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对立,没有呈现小说营造的禁欲主义的气氛,小说里原有的险恶、惨烈都被弱化了,导演重在抒发对于那段逝去的青春岁月的致敬与怀念。

  整部影片拍得很浪漫唯美,在年轻人们一起听邓丽君的歌时,红色薄纱映着美丽的脸庞上陶醉的表情;在何小萍作为精神病人观看文工团慰问演出时,她跑出去在空地上的独自起舞,场景和画面都是非常美的。有些片段甚至像极了许多小清新青春片,例如刻画萧穗子对陈灿暗藏的情愫,小心翼翼递过去的几颗糖、寒冷冬夜覆上来的一双手,以及得知陈灿与郝淑雯相爱了之后把偷偷放好的情书拿出来,撕碎、哭泣。即便是逝去、忧伤,也被导演用唯美的镜头语言呈现出来,所以观众感受到的悲伤是淡淡的、美丽的。

  男主角刘峰是一个“活雷锋”,他年年作为标兵接受表彰,小到吃大家不愿意吃的破皮饺子,大到让出自己去大学进修的名额,他是集体里最受瞩目、最被需要的一个人。其实他做这一切,除了本身的善良,更因为他想要被自己喜欢的那个舞台最中央的林丁丁看到。但命运却捉弄了他,他情不自禁地一次“触摸”,却是他人生的大反转,从光辉灿烂的顶峰,跌落、跌落。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从小没有父亲的陪伴的何小萍,她不被继父接受,被弟弟妹妹欺负,“妈妈只抱过我一次,还是我自己故意把自己冻得高烧换来的”,本以为踏入文工团就可以像爸爸说的那样“没有人敢欺负解放军”,却依旧遭遇各种欺凌。然而阴差阳错的是,她最后成为了英雄、成了标兵,一如当年的刘峰,一时间这个欺负了她多年的世界开始善待她,她却疯了。这种“疯”在我看来是类似于范进中举的“疯”,是一份反抗、一份宣泄。

  何小萍一直以来都充当了一个反叛者的角色,她不愿意在刘峰的“触摸”事件之后与其他人一起疏远刘峰,她不愿意接受突如而来的A角演出机会,她不愿意变成大家都想成为的“英雄”……多年之后,当年分别时看起来最不堪的这两个人,他们活得最从容,最没有芳华岁月逝去后的落寞。影片停留在小站分别前,刘峰和小萍那个推迟了十几年的轻拥,也是想给观众一个不圆满中的圆满结局吧。

  作为一个非常喜欢严歌苓原著的读者,我却是很赞成电影的这种改编的,对于那些逝去的岁月,不必再让自己的记忆执着于痛、执着于失去,毕竟是自己曾经闪着光的年纪啊,在荧幕上呈现出来时,怀念好于批判。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影厅里有那么多中年人跟我们这种年轻人一起流泪。他们的泪,比我们多了一份理解,里面还包含自己对那段时光的怀念与和解吧。把逝去的残酷岁月用美好的方式呈现出来,是电影人讨好观众的一种方式,又何尝不是一种善良?

  冯小刚导演在接受采访中说:“《芳华》是‘美好’。”影片中为我们呈现的其实就是“美好”陨落的过程。正如一出悲剧中英雄逝去的段落才是它最精彩的部分,在回看这段时代的变迁时,太过严厉地展现那段回忆里的苦痛太过伤人,怀念确实是比批判更好的方式。

  文/钟云(西南交通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