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野生动物区擅自下车”何以频发

来源:红网 作者:张玉立 编辑:王俞 2017-11-22 00:04:04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1月19日,网友爆料一男子在北京野生动物园在黑熊区和棕熊区两次下车,向黑熊投掷物品,导致黑熊聚集到行车区域边。11月20日,北京大兴野生动物园就此事发表声明,称情况属实,事发地点确系北京野生动物园自驾游览区内,涉事男子下车速度较快,其投掷的物品为胡萝卜,并呼吁游客遵守规则,按园区规定进行游览。(11月20日《新京报》)

  去年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的惨烈,似乎并没有给广大游客一个警醒。自去年老虎伤人事件被爆出后,还相继爆出过多起野生动物园自驾区游客擅自下车事件。对于该类事件,网上评论基本都是一边倒。很显然大家都知道,在野生动物区擅自下车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那么为何此类事件还是频频发生,究竟是网上的明白人士不去野生动物园,还是在野生动物园下车的游客都不上网?

  心理学上有一个东西叫乐观主义偏差,即人们倾向于自己更可能经历好的事情,而他人更可能经历坏的事情,通俗一点就是过分自信,这也是侥幸心理形成的一大重要因素。举几个例子,酒驾的人往往认为自己不会被交警查到,并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在所有驾驶员的前20%~30%;人们在预期完成一项工作时,预期完成的时间总是会低于实际上需要花费的时间。想必在野生动物园下车的游客,也是抱着这样一种侥幸心理:我就下车一会,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即使有危险,工作人员也会帮助我,而且我还能及时撤回车内。所有人都知道老虎危险,却自信地认为老虎不会攻击自己。正是这种侥幸心理,让人们低估了野生动物的危险性,高估了自己应对危险情况的反应能力。人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拥有了最聪明的脑子,却也弱化了对自热的敬畏,人们忘记了猛兽利爪的锋利,忘记了在体能对抗方面人在自然面前是多么不值一提。生活中我们需要自信,但在危险领域的盲目自信却是致命的毒药。

  另外还有规则意识的淡薄。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小到不能闯红灯、不能迟到,大到法律,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规则,动物园内规定的猛兽区不能下车,也是动物园制定的规则。而规则的遵守,往往取决于违背规则可能承担的后果的严重性。例如,闯红灯很少受到惩罚,相应的规则就很难被普遍遵守。

  野生动物园动物意外伤人事件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这其中,人是一个非常难控制的因素,但园方也许可以做一些相应措施来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在此方面也可以向一些国外动物园学习先进经验。比如美国黄石自然公园,无论自驾还是跟团,每人都会接到一份公园手册,其中对游客与动物的距离都做了详细规定,比如“不要离野生动物太近。离食肉动物必须在91米以上,食草动物23米以上”,我国野生动物公园也可以在游客与野生动物的距离上做一些相应的调整;又比如,新加坡动物园完全没有栅栏,但动物自由活动区与游客游览区之间一般都有两米宽的沟壑,这既保证了安全也避免一些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可能导致的不好结果,截至目前,新加坡动物园没有发生过动物伤人事件。

  动物伤人往往出于天性,人为导致的意外或者死亡都不是它们的选择,然而人却是理性的,希望下次或有人还想在野生动物园区内下车时,不要再抱侥幸心理,先问问自己:此时下车,我究竟是为谁投食?

  文/张玉立(重庆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