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宁波一名小学生把巧克力带到学校,被同学发现,向老师举报了。而老师的处理方式则有点出人意料:惩罚了告密学生。这一惩罚,在网上赢得了网友的叫好。之后当事老师的一句“学生告状很正常,但不能以此培养告密者”再次引来点赞声。(11月19日澎湃新闻)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新闻里的老师惩罚告密者,是因为其勒索带零食的学生“不给我吃就告诉老师”,并不是因为告密本身。而告密者勒索不成就向老师报告,于是才会有被惩罚的一幕。若就事论事,这并不是告密,而是类似敲诈勒索的行为。但是,既然此事能够引发关注,想必也是触动了人们曾经“被告密”的回忆,那么在此基础上,讨论告密这个话题也就有了它的意义。
可能在每个人的学生时代,班上都会有那么一两个“告密者”,他们要么是担负着老师安排的“特殊任务”,要么是出于私心保护自己,当然也有出于朴素正义感的。只是,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告密者所做之事,往往是前者居多,以至于只要一提起告密二字,人们就会天然地将其与勾心斗角、“打小报告”等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这大概是所有人对于告密者的印象。
问题在于,告密者的举动虽然会让人不愉快、不舒服,却还不至于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因为,若是不加细分地对告密者“各打五十大板”,那么这样的惩罚,对学生来说,未免过重了点。一方面,告密者以及他们的动机往往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班级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告密,而另一类则是出于正义感,他们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向老师如实反映班级情况,对于这一类告密者的动机,绝不能一概而论。
当然,告密本身并不值得提倡也不值得赞赏,毕竟如果告密成风,就会导致人人自危,使人与人之间失去基本信任,甚至相互侵害,冲击人们的价值判断。可这并不意味着告密者就该天然地受到惩罚,并且在某些时候惩罚告密者往往会适得其反。试想,若是告状学生的身份被曝光,这和现实当中,举报人的信息被泄露又有什么两样?
学生若是出于私心来告密,老师可以不给他以表现的机会,或者私下里跟他沟通,让其以后不要这么做,但万万不能在全班面前指责他的不是,否则,学生会怎么看待他?他以后又该怎样与同学相处?除此之外,一个班级最重要的是信任感和安全感,这点确实不假,然而学生的正义感和班级良好的秩序和风气,同样都该呵护。
在学校里,老师对于奖惩措施的设置,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成年以后对于权威的看法,可他们之间的告密,却并非全部来自道德层面,更多来自后天学习和成长环境。比如,一些家长从小教育孩子要敢于和坏人斗争,久而久之,孩子的认知就变成了:当他看到别的孩子做了错事,第一反应就是揭露。对于这种揭露,也不能以所谓的通风报信来看待。
目前的问题,其实是要区分告密是出于朴素的道德感,还是出于其他私心目的。有时,学生分不清这两者,就需要老师来告诉他们。也许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对待方式,但无论学生是出于什么目的,都要求老师不能去引导他们告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不告密、不揭发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包庇或者纵容同样也不该提倡。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老师拿捏好分寸,学生分得清是非,才是一种良好的班级风气。
文/宋潇(西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