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用科技点燃中国“油茶梦”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左丹 邹敏 编辑:实习编辑 李偲 2017-11-16 10:00:04
时刻新闻
—分享—

  原标题:用科技点燃中国“油茶梦”——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油茶综合研究团队

  题记

  湖南,是全国油茶第一大省。长沙,是我国油茶研究的重镇。国内油茶基础研究实力最雄厚、研究面覆盖油茶全产业链的创新引擎,就坐落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他们,是一群痴迷于经济林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六十年如一日,只为让更多中国人吃上好茶油。

  他们,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用科技让一座座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为贫困山区的人民送去 “摇钱树”“致富果”。

  他们,就是国内油茶基础研究实力最雄厚、研究覆盖油茶全产业链的创新团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谭晓风油茶综合研究团队。

  六十载科研攻关,成果迭出

  油茶是原产我国的重要经济林树种,茶油是世界上最优质的食用植物油之一。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自1958年成立之初,就开展油茶栽培方面的研究,自此近60年未中断。

  “《经济林栽培学》等系列教材,都是我们学校编写的。在包括油茶在内的经济林研究方面,我算是学校的第二代啰。”谭晓风,我国首位经济林学博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在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油茶综合研究团队的灵魂人物。

  11月1日,在谭晓风的带领下,走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经济林学科陈列室,只见一份份荣誉证书、一本本带着岁月痕迹的教材、一张张人物照片……无不展示着,在岁月的长河里,为了中国经济林学科的发展,这群科技工作者的筚路蓝缕、攻坚克难。

  “茶油有‘东方橄榄油’的美誉。湖南是全国油茶第一大省。我校1980年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油茶栽培和资源调查方面。此后十年,油茶被列入国家攻关计划,我们对油茶的各项研究得以迅速开展,先后获得10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995年以后,我们又在全国率先开展油茶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并创立了油茶生物技术体系,全面带动了全国油茶基础研究水平的提升。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10多项,研究面覆盖了油茶生产的全产业链。”谭晓风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谭晓风油茶综合研究团队,其基础研究实力究竟有多牛?且不说,经济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这两块金字招牌。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至2017年,全国一级学报发表的油茶基础研究、栽培育种研究和病虫研究的论文共72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就有42篇,占了国内该领域最高水平研究论文的一半以上。

  走进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各种精密仪器令人眼花缭乱。在这里,谭晓风构建了世界上第一张银杏RAPD分子遗传图谱,在国内率先将基因技术应用于经济林育种和栽培研究,带领团队做出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

  ——油茶油脂合成分子机制的研究。在全国首次构建了油茶不同发育时期种子的EST文库、转录组数据库和表达谱数据库,注释了近2万条油茶功能基因,系统解析油茶种子发育过程中重要的代谢途径,特别是全面揭示油茶种子油脂合成的过程,克隆与油脂合成相关的重要基因,证实这些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为油茶的分子遗传育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也为其他油料作物的改良提供了很好的基因资源。

  ——油茶对南方低丘贫瘠红壤的生态适应性机制。研究解析了油茶对南方低丘红壤严重缺乏有效磷和富铝化的耐低磷、耐铝毒的分子机制,为油茶相关品种选育、油茶林地的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油茶自交不亲和性研究。油茶自交不亲和性是目前制约油茶育种、品种配置和栽培技术的重要因素,是一项国际性的科学难题。谭晓风、袁德义团队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了油茶属于后期自交不亲和类型和一些主要栽培品种之间的亲和性。谭晓风教授还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将彻底揭示油茶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遗传机制。这是国内经济林研究领域的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

  ——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的分子育种基础研究。谭晓风与张琳教授、曾艳玲副教授一起经过20多年的研究,克隆了一批控制油茶油脂产量和茶油品质的关键酶基因。通过控制这些基因的表达,可以按照人为的意愿提高油茶种子油的含量和茶油品质,为今后进行食用和化妆品用油茶品种的分子育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构建了全球首个油茶基因表达谱芯片。芯片包含油茶近2万个基因5.6万多条探针,可高灵敏度地定性、定量检测和分析基因表达调控水平,为揭示调控油茶油脂积累和茶油品质形成的关键基因的相互作用及这些基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环境和病变影响油茶产量的规律提供了技术支撑。

  论文写在大地上,青山变“金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顶楼,是一派田园风光。这里栽培了不少油茶苗、油茶树,如今,这些树上挂满了丰硕的果实。

  “为了让更多的中国人吃上好茶油,我们更多的论文写在了大地上。”谭晓风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油茶综合研究团队深耕油茶基础研究同时,在油茶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生态经营、加工利用、机械化作业等方面,他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也开展了大量走在国内前列的研究。

  在油茶育种方面,谭晓风团队选育的“华硕”“华金”和“华鑫”等3个油茶品种,是目前经国家审定的、国内果实最大的品种,被称为“三华”。一般油茶果仅10克到20克,“三华”的果实70克到80克,最大的有125克!“三华”不仅产量高,而且非常适应今后的机械化采收。现在,“三华”品种已推广到了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区。

  “我们选育的这三个品种的树苗,非常走俏,市场上普通油茶苗2元一株,我们的卖5元一株,还供不应求。”谭晓风说。目前湖南大三湘、天球公司等油茶大企业正与谭晓风教授团队合作,着手大力推广“三华”油茶品种,仅天球公司一家企业就准备发展200万亩。

  良种需良法。在油茶栽培研究方面,谭晓风团队亦为我国油茶产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创立了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改良撕皮接和一次性截干的油茶高级采穗圃改建技术。这项技术的实施,不但提高了油茶高接换冠的成活率,而且减少了生产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湖南首先攻克油茶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轻基质苗木造林成活率高、无缓苗期、生长快,该技术现已在湖南各油茶产区普及。

  建立了油茶栽培技术体系。谭晓风教授率先提出了油茶主要栽培品种配置的基本原则,主持并联合其他单位制定了林业行业标准——《油茶栽培技术规程》、《油茶主要栽培品种配置技术规程》。谭晓风教授还提出现代化油茶栽培技术体系,目前正在结合“三华”品种的推广进行规模化试验示范。

  他们以油茶生产中的难点为团队的攻关方向,研究面向油茶生产的全产业链覆盖。

  我国老油茶林占全部油茶林面积的三分之二。老油茶林普遍开花多,但结果少。袁德义教授研发了专利产品“油茶保果素”,能够提高坐果率30%以上,成功解决了老油茶林坐果率低的重大生产技术难题。

  茶油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然而,近年来随着供需缺口的不断增大,茶油掺假问题也日益突出。团队中张党权教授研发的基于特征DNA的茶油掺假鉴定技术,可有效鉴定样品中的茶油含量。

  在我国,当前林业土壤面临有机肥料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为保证茶油的高品质、绿色健康无隐患,确保茶油的优良品牌地位,吴立潮教授与湖南润丰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战略合作,共同合作研发了一种环保型生物有机油茶专用肥,目前已在湖南省多个油茶基地试用。

  李立君教授团队,主攻油茶机械化作业;李建安教授团队,主攻油茶生态经营;钟海雁教授团队,主攻油茶产品加工与利用……皆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除了在湖南油茶产业大展拳脚之外,该团队还在海南省开展油茶选育工作,初步选出的4个优良单株,已经通过省级认定,成为海南油茶主要推广品种。

  打开袁德义教授的平板电脑,椰子般大的油茶果跳入眼帘,令人啧啧称奇。“海南油茶风味独特,用这个品种生产的茶油,目前卖到了每公斤500元。”袁德义说。

  凭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油茶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生产力,一片片青山正蜕变成“金山”,成为当地的“绿色银行”。

  人才辈出,共筑“油茶产业千亿梦”

  曾被习近平总书记称颂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的李保国教授,当年从河北奔赴湖南,拜谭晓风为师,专攻经济林专业,被传为一段佳话。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专业在业界的地位也由此可见一斑。

  人才,是支撑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谭晓风团队,成果迭出,人才辈出。

  谭晓风教授个人指导毕业的研究生就达98名,其中不乏经济林科技界的佼佼者。他和学生李保国、陈永忠师徒三人,都被授予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现在,谭晓风的团队里,聚集了大批博士生、研究生,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5人,科研力量十分雄厚。他们每人至少主持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其中3人主持过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副教授以上的年轻老师都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近十年来,谭晓风作为湖南省科技特派员和山区科技人才,每年有3个月时间下基层,为果农解决技术难题。他对口支持的邵阳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有限公司获评“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浏阳好韵味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获9部委授予的“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为了推动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去年,谭晓风向国家林业局提议,必须优化全国油茶业品种结构,得到国家林业局的重视,将全国400多个品种优化为100多个品种。

  “我最近向湖南省有关部门递交了一份题为《加快实施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湖南千亿元油茶产业》的报告。湖南具有发展油茶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技术优势,只要转型升级的措施得当,不仅能够把油茶产业打造为千亿元经济林大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在精准扶贫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可以为缓解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问题作出重要贡献。”谭晓风展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