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面对生死,我们是否真的能泰然处之

来源:红网 作者:郭佳玉 编辑:夏熊飞 2017-11-13 00:03:38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如果说年纪轻,见证的生离死别还少,那么,医院可能是见证生离死别最多的地方了。最近在热播的一部电视剧《急诊科医生》,一改以往以言情为主线的套路,而是更多的展现医院的日常。与其说在让观众了解急诊科医生的生活,倒不如说是在给现代观众上一堂生死课。

  面对他人的死亡,我们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当其登上人生巅峰时,可能会投去羡慕的目光,当其悄然告别这个世界时,会叹息这个世界又少了一个有趣的灵魂,但生活还在继续,自己的生活好像并没有什么改变。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总是更容易去理解、安慰、劝说“当局者”,殊不知,这种泰然处之,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身处其中罢了。

  面对至亲至爱的死亡,我们开始变得不再那么洒脱,有时甚至丧失理智。正如《急诊科医生》中的一个剧情,一个患者家属在母亲病危离世后,无法接受这个残忍的事实,将责任归咎为医院“见死不救”,并由此上演了一出闹剧,看似荒唐,其实只不过不想承认也不愿承认眼前的事实而已。有的时候,既然死亡不能逃避,继续治疗或许对于家属来说会好受点,但是对于病人来说太痛苦了,在剧中有一句台词令我印象深刻,“当我们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应该给生命以尊严”。生活的每一步都在教导我们冲破困难、勇往直前,却很少有人教我们如何坦然面对死亡,尤其是面对至亲至爱人的死亡。现实的残酷就在于在无意间剥夺你早已习惯的一切,任由你如何抗争也无济于事,即使所有的道理都懂,真正面对死亡时,那些安慰别人时的大道理也不再适用了。看着至亲至爱之人离我们远去,仿佛就是一场梦,不同的就是这是一场噩梦。

  面对自身的死亡,积极远比消极好得多。除了到某个特定的年纪或者病情到了某种特殊的程度,我们无法决定自身的生死,大多情况下决定权还是在自己手中,而面对死亡,既然无法躲避,那不如直接面对。现实也证明,在一些人得知自己的病情时,一种人是郁郁寡欢,更早离开了这个世界;一种人是抓住最后的时间,让生命少留遗憾。好的心态不仅会给自己少留遗憾,也会让亲人少些痛苦,至少在笔者心里,坦然面对自己的死亡比接受至亲至爱人的离去要轻松得多,因为无能为力的感觉最痛苦。生命之于我们,我们之于这个世界,都不是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价值的多少的,努力抓住生命的每分每秒,即使死亡真的降临之时,也能泰然处之。

  在努力拼搏向上的同时,学会如何面对死亡也是现代人的人生必修课,死亡不会在你准备好的时候才降临,一切都是那么猝不及防,早些学会面对,到时也便少些痛苦。我们无法决定我们是否来到这个世界,但可以决定在生命的终点时,可以留给世界什么。当我们真正面对死亡时,是否能泰然处之,仍值得深思。

  文/郭佳玉(西南交通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