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智库领军人才“十人谈”】胡彬彬:充分利用传统村落文化中资源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编辑:何冰 2017-11-10 11:18:3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要补短板,只有补齐短板才能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十九大后,如何把社会各项事业中的短板和短腿补好,不让短板拉后腿,不用长短腿跛脚走路,成为各地着重思考并力争解决的问题。红网时刻10月31日起推出【贯彻发展新理念 转型升级补短板——智库领军人才“十人谈”】栏目,专访湖南智库领军人才,为湖南补短板建言献策。

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彬彬。

  红网时刻记者 刘璇 长沙报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从2015年党中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以来,绿色化就已成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任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作为一个研究传统村落多年的学者,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胡彬彬走过了中国4700多个传统村落,一直都在与传统文化打交道。他认为,以人与自然的共存共生为价值取向发展生产力,建立起生态化的生产关系,实现生态强省的目标,最好的灵丹妙药也许就蕴藏在湖湘传统村落文化之中。

  红网时刻记者:传统村落中的绿色化理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胡彬彬:我们的先人是很有智慧的,他们能够在利用自然资源繁衍生息的同时,又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和谐相处的关系,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

  建筑选址。传统村落的选址营建,抛开堪舆学中的迷信成分,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它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于周边生存环境的考虑。大到一个村落甚至一个都城,小到一处居室,都与天文、地理、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的多方面因素产生关系。顺应自然规律,生活就舒适;违背自然规律,就导致不适。

  农业生产。目前,很多发达的农村都在推广现代化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通过破坏生态的手段来获得高产。但是在很多传统村落,却仍旧保持着手工农业生产方式,非常符合现代生态文明的标准。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这是将农业生产视为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环,非常注意加强环境和动物、植物之间的循环利用,促进农业生态体系的不断发展。

  精神信仰。传统村落周围的生态环境都非常好,一方面与当初建村时的选址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则与原住居民的主动维持分不开,而这种主动性又来源于传统村落原住居民独特的精神信仰,尤其是对动物植物、河流山岳等自然物的崇拜有关。

  红网时刻记者:您多次提到“坐北朝南、背山面水”等被认为是建造房屋的首选条件,而在不适宜建房子的地方建房,最终可能产生灾难性后果。而许多传统村落的水系设计得非常科学,值得城市的设计者学习。您能举例说明吗?

  胡彬彬:永州的河三岩村,呈半月形在山脚下舒展开来,檐廊衔接,起伏绵延。先民们在建造房屋时,把排水系统做到了极致。整个村落的排水沟,前后左右相通,上下首尾相连,水流畅通无阻。由于三面环山,植被丰富,是储存降水的天然“水库”,即使是连续干旱,也能保持源源不断的水流。房屋之间的宽阔道路,近三分之一都是水沟,即使是天降暴雨,路面的雨水也能很快排泄到水沟中去。对比今天的一些大都市,一下暴雨马路上就积水,连车子都泡在水里无法发动,难道不应该从传统村落中获取一些经验吗?

  红网时刻记者:目前,湖南传统村落的保护已经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但是,我省传统村落的消亡脚步仍旧没有停止,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远远没有完成。如何推进湖南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态强省”的战略?您对此有什么对策和建议吗?

  胡彬彬:从传统村落文化中,也能寻找到一些有效的方法对策,来化解我们现代城市文明中面临的生态危机。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使保护与发展工作有法可依。传统村落保护法的制定,应在坚持民法基本原则和立法法规定的前提下,突出“保护为重、活态传承、平衡利益、发展民生”的立法理念。

  坚持“四个”保护原则,一是是原生性保护原则,二是整体性保护原则,三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四是活态性保护原则。

  完善评估机制与监督机制,组建专家团定期巡视、检查。建立保护责任追究制,将保护工作纳入政绩考核。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纳入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在城镇化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应与当地保护规划相协调,突出传统特色,保持地域风貌。完善普查调研,对古城古镇古村实施分类保护、分级管理。进一步组织“湖南省传统村落遗存”专项普查工作,建立湖南省传统村落文化数据库。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成立保护工作小组。建立投入资金多渠道筹措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入。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保护意识。我们应继续加大对湖南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力度,充分利用其中的绿色化理念,为生态强省作出积极贡献。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