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焦玉海
从启动之初的鲜为人知,到现在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家储备林建设用了仅仅不到5年时间,目前已在全国27个省(区、市)如火如荼地开展。
湖南是全国最早纳入国家储备林建设试点的省份,也是国家储备林建设的重点省份。“建设国家储备林,湖南具备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条件,具有许多其他省份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湖南省林业厅党组高度重视,将储备林建设作为调整林分结构、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有力抓手,科学谋划、全力推进。”湖南省林业厅党组书记胡长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将优势转化为胜势,湖南致力于打造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全国标杆,“要培养百年千年大树,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绿色财富。”胡长清说。
引领
这里有可学习可推广的样板
同样一片森林,按照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标准,经过3年多积极的培育经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013年10月,国家储备林建设之初,记者曾经来到湖南省攸县黄丰桥林场东坡工区采访,那时的基地,每亩杉木仍然保存有60多株,刚刚套种的红豆杉、闽楠等珍贵树种,隐藏在林下高大的线蕨中,需要走到近处才能发现珍稀树种孱弱的身影。
如今,刚刚过去3年时间,记者再次来到这片储备林:杉树已经经过最后一轮间伐稳定在每亩30至40株,30年树龄的杉木躯干挺拔,仍是生长的壮年,每一株的蓄积量都超过1立方米,多的已经有1.4立方米。红豆杉、闽楠等珍稀树种一排排、一列列英姿飒爽,3年时间蹿高了3至4米,生长速度丝毫不比杉木慢,当初包围在周边的线蕨如今早已不再是它们生长的威胁。湖南省林业厅速丰办主任李书明颇为自豪地介绍,目前,东坡工区每公顷杉木活立木蓄积量达300立方米,达到欧洲的森林经营水平,楠木每年的平均高生长量在0.8米。
“以前我们讲万元山,现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我们东坡工区近300亩国家储备林,每亩的收益都能达到10万元。”黄丰桥林场场长郭文平说。
从1996年大学毕业就一直从事营林工作的郭文平,接任黄丰桥林场场长的职务不足一年,他把建设国家储备林、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看作是林场的第一要务。“目前,林场该造林的地方都已经造上了,下一步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国家储备林建设就是第一抓手,能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2014年,按照国家林业局统一安排部署,湖南省在14个市(州)82个县(市、区)划定国家储备林204.39万亩,总量居全国第一位,目前已新建国家储备林基地131万亩。
“黄丰桥是我调研见过的经营管理水平最高的国家储备林样板之一。”国家林业局速丰办储备林管理处处长李瑞林这样跟记者评价,“也许,受制于光、热、水以及土壤肥力、山势等因素影响,并不是所有储备林项目都能达到黄丰桥的经营水平,但是这里就像一把标尺,提供了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国家储备林建设模式。”
创新
产业资本进山入林的实验田
建设国家储备林,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启动实施,承建主体一直以国有林场为主。在湖南,这一情况也不例外。目前,湖南的国家储备林基地主要集中在罗霄山、南岭山、武陵山、雪峰山以及洞庭湖平原5个片区的国有林场。
但是,事情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随着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被社会所熟悉,长期可观的经济、生态效益被社会所认可,目前国家储备林已成为社会资本关注林业、投资林业的热点,成为林业PPP模式最成熟的实验田。在这方面,湖南无疑走在了全国前列。
出生于1965年的文佳亮当过兵,打过对越自卫反击战,转业后投资做房地产生意赚到了第一桶金。2014年,他回到家乡株洲县王十万镇,流转了6个村的荒山荒地发展珍贵树种。“目前,我们已经种植有榉木、黄檀、降香黄檀、闽楠、红豆杉、红椿、美国红橡等52个珍贵用材树种,大概有6000多亩,近期目标是发展到3万亩150多个珍稀树种,建成湖南珍稀树种最多的国家储备林示范基地。”文佳亮说。
在示范基地,记者看到栽种两年多的南岭黄檀已经长到3米以上,树形漂亮的美国红橡完全看不出客居异国他乡的样子,像其他乡土树种一样生长得虎虎生威。文佳亮告诉记者,记忆中这些荒山上都是大树,如今荒山秃岭的晾在这里可惜。人这一辈子很短暂,除了赚钱,总还要做些事情,留下点什么,“成千上万亩珍稀树木是留给儿孙的最好礼物”。
从育苗到栽种,再到后期的除草、施肥、浇水等高标准管护,示范基地每年能够解决200多劳动力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40多户。“如果能够发展到1.5万亩,就能够解决周边6到8个村的贫困户就业问题。”文佳亮说。他也坦言,目前最大的困难还是融资问题,珍稀树木的生长、产生效益需要很长的周期,而林权融资又不像房屋、门面抵押来得方便快捷。“县委、县政府虽然对示范基地的建设给予了重点支持,国家储备林项目也给予了倾斜,但是资金压力仍然相当大。”
李书明认为,国家储备林建设要做大做强,光靠国家投入不够,需要多元化投入、多机制运作、多模式发展。“社会资本参与国家储备林建设是一个新鲜事物,目前仍然在探索阶段,短期的困难可能无法避免,但是从长远看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湖南积极探索创新国家储备林建设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国家储备林建设。桃源县长笛龙吟公司30万亩毛竹储备林基地建设,已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同意成为湖南省第一个林业(国家储备林)PPP试点项目。
未来:让珍稀树木和千年大树重新回归人们生活(小标题)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古代诗人信手拈来日常生活中的树木,如紫檀、海南黄花梨、红豆,如今许多贵比黄金,即便小树平常人也难得一见。
生态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湖南的国家储备林建设,在为国储良材的同时,也在尝试着将珍稀树种带回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的身边除了有杉树、杨树、松树等常见树种之外,还有更多可欣赏、可游玩、可供品头论足的珍稀树种。
位于长沙市雨花区的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占地1800多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0%,是湖南省会长沙的天然氧吧,每年到这里游玩的游客超过100万人次,这意味每7个长沙人中每年有1个会到森林公园里欣赏植物、陶冶性情。
从2014年开始,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利用国家储备林项目,在园内林下套种珍稀树种,目前已经发展了1000多亩,30多个树种。“有湖南乡土珍贵树种红豆杉、红稠、红豆树,也有从外地引进的降香黄檀、印度黄檀、交趾黄檀等。”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主任李林山介绍,“这些树种都种植在路边,游客看得见、摸得着,利用我们的手机APP,还可以详细了解树木的名称、特性、用途等。”
李林山认为,在植物园种植珍稀树种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好处:一个是作为实验地,可以观察引种的珍稀树种的生长状况。更重要的在于展示,让更多老百姓特别是孩子们能够接触珍稀树种、认识珍贵树种、亲近珍贵树种,让老百姓更有生态获得感。
长沙县是我国中部经济百强县之首,工业、制造业发达。对这里的人们而言,多一个工厂少一个工厂无所谓,但是多一片林子或者少一片林子很重要——县里唯一的国有林场大山冲林场是人们日常关注的焦点。2014年开始,国家储备林项目在大山冲落地,发展大径材2000多亩,改培珍稀树种2000多亩。
大山冲林场场长任辉告诉记者,国有林场走以砍伐树木为生的老路子,县里的领导、老百姓肯定不同意,即便是不以出材为目的的抚育伐,许多人也不理解。“所以,建设国家储备林,保留大径材、种植珍贵树种是林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拥有毗邻县城的地缘优势以及保留有长沙市域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稳定生态系统,大山冲林场很早便被企业盯上,希望将林场进行开发改造、市场化运营,发展森林旅游。“发展森林康养是必须要做的工作,但我们觉得这样珍贵的资源不应该承包出去,而是希望按照规划一点点改造升级,做好套种珍稀树种等对林分结构提质增效的基础性工作,2013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为我们国有林场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