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中国青年报》10月24日在其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题为《因为学历,名校生相亲受挫……》的文章,文章源于新浪微博一个名为#她专科我名校毕业#的热门话题。
学历与婚配是否有必然的联系我们暂且不谈,在此次事件的发酵过程中,网友们的讨论却引发了笔者的注意,围观吃瓜群众纷纷指责这位名校生情商低下,傲慢自大。显然,吸引人们注意的是这个“出丑”的名校生。
近年来,由于自媒体的兴起,出现了有影响力的博主发出粉丝匿名投稿,或者网民自发在论坛匿名写帖子,从而引起关注的事件,这样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了,#她专科我名校#这个热门话题是这类网络话题的一个缩影。我们从名校生的自述中除了得知事件发生地,字里行间并无再多具体信息透露,但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不重要,引发公众注意力的恰恰是它的标签:名校生。
公众在等待一个群体的出丑,这个群体可以是“农民工”,可以是“城管”,可以是“河南人”,当然也可以是“名校生”,当出现一个可以引发争议的个例时,个例的特性便会不自觉地从公众脑海里加附到他所属的群体之上。人们急切地想要给一个群体贴上标签,污名化或者美化。要知道,任何人的品格修养都与他所属的群体无关,只是在这类容易引发公共热议的事件中,抹黑比赞美来得更为容易。
较早引发公众热议的一个帖子来自天涯论坛,2014年9月一篇关于大学生给小学生打工的帖子疯传,大学生这个群体被当作高分低能的代表,这篇帖子不仅引发了非大学生群体的自鸣得意更引发了大学生的集体自嘲,一时间“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2016年,关于中国女人为什么不愿嫁中国男人的微信文章又一次引发了公众对“中国男人”的批判,文章中刻意将中国男性塑造成呆板、无审美、自大的“直男”形象,它成功地催生出一个日常用语----“直男癌”。同样是去年,一篇名为《第一次去男朋友贵州农村老家》的文章在网络上引发巨大反响,文章作者自述在农村所见所闻,目及之处皆是肮脏贫困,很多媒体纷纷出动,设置议题:该不该找农村对象,虽然文章被证实为捏造,但之后网络出现很多相似的文章或话题,时至今日,这依然对农村人这一群体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
在自媒体时代,网络信息源变得异常庞杂,真假难辨,媒体的跟风报道更容易使一个群体成为众矢之的,媒体在无形之中给我们塑造着社会不同群体的品格特性,这本身就是错误的。而恰恰是群体的标签化在公众议题中容易引发一些非理智的声音,于是我们认为城管恃强凌弱,河南人爱偷井盖,农村人脏乱差,名校生傲慢偏见,久而久之,形成挥之不去的刻板印象。
个体的品格和素养不能代表一个群体,即使“名校生”这个标签只是一种新闻噱头,也难免会触及公众爱看热闹的神经,对一个群体展开热烈地嘲讽抹黑,标签化一个群体,这本身就不值得提倡。
文/宣彤(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