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0月23日讯(衡阳分站记者 周海波)10月21日下午3时,一场精彩的衡州花鼓戏《金钏会》在衡阳市红旗影剧院“周末百姓剧场”上演。“周末百姓剧场”向市民免费开放,演出内容以衡阳本土花鼓戏、祁剧、湘剧、歌舞为主,从2013年演出以来,广受市民欢迎和好评。
担任演出《金钏会》的是衡阳衡州花鼓戏艺术有限责任公司“中、青、少”三代演员,在10月19日晚上,由该公司展演的经典保留剧目《小打铁》代表衡州花鼓戏与其他省市花鼓戏在湖南省花鼓戏剧院轮番上演,该剧以诙谐幽默,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衡阳衡州花鼓戏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黄丽萍告诉记者,该公司从2013年开始,每个月要在“周末百姓剧场”演出一场,载歌载舞的表演和诙谐有趣的语言吸引广大市民观看,几乎场场爆满。“送戏下乡”也是他们工作的重点,从2014年开始把花鼓戏送到乡下去,每年演出200多场,其中公益演出90多场,大大丰富了偏远地区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全市12个县市区都留下我们的足迹和歌声,下一场我们要把戏送到最远的耒阳市磨形乡水口村。”
现在,衡州花鼓戏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演出阵容强大,演出日程繁忙,在5年前可不是这样。其前身为衡阳市花鼓戏剧团,由于传统戏曲市场的全面萎缩,演出与演员锐减。“那时候我们很多演员都被迫改行,有时候靠接红白喜事演出维持生存,可以说举步维艰。”剧团于2012年改制,按照公司运作。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党和政府对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不遗余力,衡阳市对传统戏曲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扶持,通过“政府买单,百姓看戏”的运作形式,采取“周末百姓剧场”与“送戏下乡”的方式,大力宣传传统文化,传统戏曲也得以通过耳濡目染,在市民心中记忆流传。
黄丽萍介绍,因为衡州花鼓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每年对剧本创作都有奖励,目前该公司已经挖掘整理了30多个传统剧目,还在人才培育方面得到了大力扶持。
该公司于2013年与衡阳市艺术学校合办了一个花鼓戏学员培训班。通过三年的学习与一年的上台试演,有14名学员在8月通过考核,成为正式演员。这一批新鲜血液的输入,解决了花鼓戏演员青黄不接的现状,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除了专业培养的花鼓戏班,该公司还积极走进衡阳市中小学校园,在学校教唱并传授表演技艺及基本功训练,希望能加深中小学生对花鼓戏的了解,激发他们对花鼓戏的热爱。
10月18日上午,黄丽萍收看完党的十九大开幕会后,难掩兴奋地对全公司员工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对我们基层剧团文艺工作者来说既是鼓励,也是机遇。”
“十九大报告即是宏观战略,又是行动指南,我们备受鼓舞,又信心满怀。”黄丽萍表示,“国家将更加重视和扶持优秀传统文化,下一个五年,我们将继续挖掘整理剩下的90多个传统剧目,我们还希望在政府的帮助下建一个花鼓戏剧场,让演员们有地方创作剧本、排练节目,要让花鼓戏这朵美丽的花朵在三湘大地绽放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