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被渐冻症患者娄滔重新定义的生死观

来源:红网 作者:郭天琦 编辑:夏熊飞 2017-10-18 00:01:49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29岁的北大女博士娄滔在患上“渐冻症”后,留下遗嘱强烈要求捐献自己的器官用于医学研究,这份遗嘱也让无数网友泪目。“渐冻症”后期,病人会整个人都如同面条一样瘫软,面对自己的病情,娄滔曾多次提出,不治了,但父母劝她要继续坚持。最终,这个像天使一样的姑娘,选择口述遗嘱,捐献出自己的器官,并要求“将骨灰撒入长江,不给这个社会带来任何负担”。这份遗嘱,应该是她留下的最珍贵的“礼物”。

  娄滔在人生最耀眼的年华,患上了令目前现代医学都束手无策的病症,这让人十分惋惜。原本娄滔的人生规划是毕业后做一名传道授业的教师,但命运就是这样无常,一个如此优秀的女博士,就这样让病症卷入了人生的谷底。但坚强的她要将器官捐献给社会,并直言,“将骨灰撒入长江,不给这个社会带来任何负担”。娄滔虽然身患重症,但她的生命意志却依然坚强无比,这不禁让人由衷地赞叹。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总会习惯性地与他巨大的贡献联系在一起。但是娄滔才29岁,一个正在学习和奋进的年纪,也许娄滔还没有来得及给社会做出学术上的巨大贡献。但娄滔用一份遗嘱让我们记住了她,她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层面的贡献,她带给社会的就是一抹精神上的明亮颜色。

  因此而言,娄滔对社会的贡献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在这个年纪得知自己患上“渐冻症”之后,她并没有选择抑郁与悲观,而是选择将自己的人生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整个社会,而因此产生的正能量,也犹如巨浪一样,洗礼更多人的生死意识和人生价值观。人生无常,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某种病症的牺牲者,但人生的价值更在于贡献出与生命相关的一切。就如同娄滔在自己的遗嘱中提到的:“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

  娄滔要捐出自己的器官,这本身也是一种倾其所有的生命传承,而从根本上讲,娄滔这种发自内心的举动,点亮的是更多人在面临生死之时的那片黯淡。因此,对于娄滔来说虽然立下了遗嘱,但精神上依然是个强者,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人的生命虽然都会有终结的一天,但人所具有的精神力量却没有终结的时候。

  尽管现代医学还没有达到无所不能的程度,但既然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发生过各种各样的奇迹,那么就有理由相信,在娄滔身上也会有奇迹发生。

  文/郭天琦(陕西师范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