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盛开的梦想丨红观:创新驱动,绿色崛起的湖南音符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诚 编辑:王俞 2017-10-10 00:03:40
时刻新闻
—分享—

“五大发展理念湖南践行”系列述评之五 关键词:绿色湖南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诗画般的生活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工业化背景下的粗放型发展一度让青山不再,绿水浑流。习近平总书记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破解这一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创新重的是质量;协调注重的是均衡;开放注重的是优化融入;共享注重的是公平正义。而绿色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精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湖南在面临发展与转型的双重任务时,通过集聚创新伟力,把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制度创新和理念创新有机结合,破除压力,在绿色发展之路上,奏出了一曲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湖南音符。

  用创新厚植绿色发展优势

  常德市把水务行业的创新科研成果与互联网的前端技术融合,规划建立了一套智慧化信息管理平台,为常德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科技助力;闻名遐迩的郴州安仁稻田公园,加大与湖南农大科研人员合作力度,不仅让老百姓的收入翻番,更呈现出“春观油菜、秋望稻海”的壮美景观;益阳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自主研发的民用碳/碳复合材料产品,不仅延长了太阳能光伏半导体使用寿命,还降低了环境污染;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携手省内柑橘加工企业攻关,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一举使中国取代西班牙成为“橘瓣罐头新王国”……

  从以上湖南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的几个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湖南科技创新的优势和力度,正在成为引领湖南绿色发展的强劲动力。

  除了培植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动力源,湖南把金融创新、制度创新和理念创新深度融合,统筹兼顾形成磅礴合力,有力地助推了绿色发展的步伐。

  湖南省发展投资集团代表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发起设立全国第一支两型基金,总规模70亿元,投资34亿元。绿色金融落地生根,为湖南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14年,湖南通过PPP试点探索绿色发展新途径,在株洲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长沙磁悬浮轨道交通项目先行实施,目前已推出首批30个省级示范项目。湖南在金融改革创新道路上先行先试,大胆实践,将绿色金融之“绿”挥洒成了三湘大地耀眼的绿。

  同样,绿色发展,还必须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强化制度保障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2010年8月2日,湖南在全国率先作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将“两型社会”建设由长株潭城市群推向全省。2012年4月20日,又因地制宜地出台了《绿色湖南建设纲要》,把“绿色湖南”作为“四个湖南”之一写进了纲要。今年的湖南省两会,省政府工作报告对“美丽湖南”的愿景作了进一步的阐释:通过四到五年的努力,要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更蓝的天、更绿的山、更清的水,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让绿水青山成为湖南亮丽的名片。

  为此,湖南曾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执法和环保追责力度,为环境保护工作建章立制,提供制度保障。近两年,湖南先后制定出台《湖南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等一系列制度文件,2017年还颁布了《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随着《湖南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横空出世,一个全民共建的环保大环境必将形成。

  发力绿色发展,理念的创新将会促使绿色发展锦上添花。在国家级重点水土流失预防区新宁县,近年来该县立足县情实际,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探索推出“三创三促”的创新工作理念并主动践行,积极实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崩岗治理等重点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工作理念的创新,使新宁县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经济与生态良性发展之路。

  现在随便到长沙市的小区、街道走一趟,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身边的“绿色”越来越多。在天心区的桂花坪小区,有指定垃圾回收桶对垃圾统一回收、再生处理,还可按量得到积分奖励;道路边,新添了一排排公共自行车,刷卡租赁,健康出行;再从家中“一水多用”,到办公室里纸张双面打印…… 推进绿色发展,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每个人都是受益者。绿色生活理念的打造,让湖南绿色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绿色崛起,湖南奏出的“霸蛮”音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绿色发展,既要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在湖南绿色发展的进程中,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性格特征袒露无遗。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湖南坚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稳增长有机统一起来,在绿色发展实践中“加减法”一起做,力争标本兼治。一方面,着力打造一支实力强大的“绿色湘军”;探索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坚持不懈栽树植绿;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通过政府引导,努力倡导绿色消费;弘扬绿色文化。另一方面,湖南以湘江治理为突破口推动“一湖四水”治理,以“一湖四水”治理巩固湘江治理,带动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保护与治理。同时确定了“12345”工作思路,着力治理向土壤、大气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拓展,坚决打赢环境治理战役。近三年湘江流域共实施重点治理项目2768个,干流500米范围内2273户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部退出,清水塘、竹埠港、水口山、锡矿山、三十六湾等重点区域整治取得突破性成果。

  无论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气魄关停湘江沿线数百家企业,还是持续投入数百亿用于水质和环境治理;无论是将湘江治理列入“一把手工程”,还是实行“一票否决”和“环保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等,都体现出湖南省委、省政府敢于啃硬骨头的极大魄力和担当精神。

  今年2月26日,湖南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省长许达哲要求以河长制为抓手,系统抓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保护治理。同时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重要内容,初步构建了分解明责、监督履责、追责问责的完整链条。2015年至今,湖南省共立案查处6245起环境违法案件,办理移送公安机关适用行政拘留案件684起,特别是2017年1月~8月,全省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3545件,同比增长343%。近日,湖南又以“美丽湖南”为愿景,对绿色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再部署。省委书记杜家毫指出,环境保护与治理绝非一日之功,要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久久为功。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长沙以东,一座树木葱茏,绿草青青的“国字号”生态工业园区——长沙市经开区,正焕发着绿色发展的勃勃生机;曾是“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一的株洲市,终于脱胎换骨,成为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联重科加快了布局全球环境产业的脚步,2016年,湖南环保产业硕果累累,“绿色湘军”迅速崛起……

  用创新驱动助力绿色发展,是湖南对于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贡献,也是湖南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尤其湖南人“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雄心壮志和霸蛮精神,更为老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注入了最真切的时代印记。创新与绿色两大发展理念的完美结合,湖南精神与绿色发展实践的交相辉映,真正开启了“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现实蓝图。

  文/张兴诚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