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半月谈:公建民营,这个县农村老人再不抵触养老院了

来源:半月谈网 作者:李力可 编辑:redcloud 2017-10-09 10:22:45
时刻新闻
—分享—

  养老院不好办,农村养老院更不好办。秦巴山区南麓的四川省平昌县采用“公建民营”模式,将农村养老院办得红红火火。养老院里的老人锄草摘瓜扫地下棋,生活好不自在。

护理人员在给老人提供剪指甲和理疗等生活服务 李力可 摄

  从抵触到主动的转变

  青瓦白墙、果木葱郁,数十位老人或是休息散步,或是下象棋,或是管护院中的蔬菜花卉,生活惬意自在。正在扫地的70岁老人苟中权说:“这么好的条件自己要爱惜才行。”这是半月谈记者在驷马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看到的景象,难以想象,就在两年前,老人们还不愿意到这里生活。

  近年来,平昌县投入550万元,对16所公办敬老院的设施和公共环境进行改造。为了用活资源,2013年起,平昌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产业,“公建民营”模式也随之铺开。

  2014年9月,付克权通过政府公开招标,成为驷马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管理运营业主。一开始,很多老人对进养老院十分抵触。“我跟他们说,先免费试住一个月,如果觉得好再继续住。”付克权一次次登门拜访,几位老人才勉强同意试住。

  这里的环境和服务让老人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很快,越来越多特困供养失能半失能老人主动搬了进来,如今已有66位老人生活在这里。

  “我们不搞一镇一院,而是按辐射范围划分,避免了资源浪费。”平昌县民政局局长苟国聪介绍,平昌已经实现全县特困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集中养老全覆盖。下一步,平昌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也将入住养老服务中心。

  “老有所为”的养老院

  老人住得舒心,得益于民营业主经营得让人放心。在平昌县得胜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院长潘传涛告诉半月谈记者,获得运营资格的业主只需向政府缴纳10万元保证金便可运营。“政府连牙刷都配齐了,我们只需要做好照料和护理。”

  苟国聪告诉半月谈记者,政府对每位特困供养老人每月补助700元,其中国家标准400元,县级财政增加300元的生活补助,向运营业主发放每名老人每年2000元的运行补贴。“和其他地方比,平昌的补助标准并不高,只靠补助难以盈利。”

  于是,平昌提出在农村敬老院发展院办经济。在平昌养老服务中心的院落里,观赏花木很少,许多花坛种着蔬菜。得胜镇镇长靳弘章介绍,镇政府通过租赁和流转,将养老服务中心院内和周围土地交由业主经营,发展院办经济。

  经测算,近年来,平昌县养老服务机构发展院办经济共计增收620余万元。

  院办经济也使干惯了农活的农村老人在养老院能“老有所为”。68岁的肖才成告诉半月谈记者,他每天最大的爱好便是管护院里的菜园。“种了一辈子地,到养老院也不能丢了把式。”

  面向山门外的专业化产业

  护工何文娟刚刚从成都市民政干部学校培训回来。过去在北京打工的她,两年前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护工。

  “以前做小时工有一些护理经验,这次培训让我接触到了专业的护理知识,还考取了初级护理资格证。”何文娟告诉半月谈记者,她还准备继续考取中级和高级护理资格证。

  护理人员一律持证上岗,折射平昌养老产业向专业化转型。2017年起,平昌开始主导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公建民营”向公司化、专业化发展。未来,平昌全县16所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将实现“一院一公司”。

  苟国聪介绍,公司制将解决老人保险、资产折旧等问题,同时降低运营及责任风险。公司将形成产业造血能力,真正把平昌的养老产业推出山门。(半月谈记者 李力可)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