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科技时代,别让你的父母遭遇“放逐”

来源:红网 作者:刘浩田 编辑:王俞 2017-10-04 00:02:19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今年10月1日,是共和国68周年华诞,也是第27个国际老年人日。1990年,联合国确定每年10月1日为国际老年人日,以回应21世纪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会和挑战,促进多年龄社会的发展。可以肯定是的,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老年人对时代的适应愈加困难,老人跟随时代进步可谓举步维艰。微信语音不知道怎么发送,网购机票不知道如何获取……诸多在青年人看来易如反掌的事,在年老的父母眼中,与他们长期习惯的线下生活大相径庭,这些以“现代”为头衔的事,或许就是他们眼中的世纪难题。

  很多青年人并没有转换角度,从父母的眼中窥探其中原委。我们很容易因为自己熟识外语、互联网应用技术、智能手机而蔑视父母的学习技能疲软、学习速度缓慢以及学习成效微弱。当父母面带羞涩地询问“儿子,这个聊天软件要怎么用?”时,我们或许就会不加耐烦地甩出一句:“这个这么简单,自己看吧。”在此语境下,年前走红网络的两件暖心善举——手绘漫画以解二老的未能掌握微信之急、图文并茂描绘攻略以助父母出国探亲,这些看之十分琐碎的家庭温情传递,实际上在当今科技发达、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又有几许子女能稍加尝试直至完成、甚至将它一以贯之?

  叔本华就曾对此有过类似调侃:“从青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曲欢快的协奏曲;而从老年人的角度看,生活像一汪寂静的死水。”父母年迈,很希望子女来给这一潭水注入时代生机,但若生生将科技这块巨石抛下,恐怕父母仅依靠他们个人会独力难支——由不堪落后科技生活,而远离子女,远离了时代。但是,鉴于城乡差异较大,出国工作学习机遇陡增,我们亦不能强求子女们抛弃现有生计,来充当长期相伴父母的引路人。

  鱼与熊掌的困惑在科技时代再次重现。其实,在这个两难取舍之际,我们未必要取此而弃彼,诸如手绘漫画教微信、出国攻略定亲心的折衷之法或应成为首选。

  相比起佳节思亲,徒添萧索,何如微信视频一解愁苦?相比起红包大战,父母懵然,何如稍加教用,同享乐趣?科技本质上是为距离搭建便捷之路,为时间创设穿越可能,并不同于交流壁垒或前行障碍,这一点必须厘清。父母在子女外出的客观条件下,需要及时弥缝的,不只是物质层面的“三餐一宿”,更有思绪寡淡、活动贫乏的精神缺口。而通过子女亲手写心意的科技化、新型化和全球化的引路图文,父母能运用好这份爱来消弭他们与信息社会,尤其是与远隔千里的子女的距离。比之冷漠甚至无视父母需求的抛弃式尽孝(甚至不能称之为尽孝的行为)岂非好之太多?

  可以预见,当父母也通过科技手段大步跨入新时代后,他们也会拥有自己的网络交际群体与科技化活动,以此丰盈他们的自身精神生活,让爱的效用由父母、子女双向传导扩展到父母、子女、好友等多向互动,多维连接,让父母得到的孝具有可持续的有效功用。

  当然,在以爱传递时代温暖之后,我们亦可用面对面的真心与爱温暖他们。古人曾有“色难”之语,我们或许更应静下心来听父母倾诉,替父母分担在时代洪流下的忧虑,将那些“要把父母放逐于科技时代之后”的做法放逐,让“把父母引领入科技时代的爱行”成为社会普遍性行为,扭转这个乾坤。

  文/刘浩田(华中师范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