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一个个“世界第一”托起中国梦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王惠绵 编辑:周怡琳 2017-09-30 15:45:09
时刻新闻
—分享—

图为“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惠绵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30日讯(记者 王惠绵)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最美丽的金秋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到北京展览馆观看“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感受五年来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五年,从“天眼”探空到“蛟龙”探海,从量子卫星天地一体化实验到“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中国的科技全方位突破,“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愿望成为现实。这五年,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一个个“世界第一”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NextPage]

步入展馆,迎面就是“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序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惠绵摄

  “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安排设计了“序篇”、“践行新发展理念 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文化自信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以人民为中心 增进群众获得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迈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阶段”、“实现强军目标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等10个主题内容展区和1个特色体验展区,全面宣传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值得一提的是,特色体验展区需要观众提前预约,该展区以“前沿科技”和“盛世景象”为主题,集中展示我国互联网领域的前沿科技进展,反映伟大祖国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景象。有观众赞叹,“原来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间领先这么多”,“这是我见过最有趣的展览,从科教文化到治国强军,以一种互动体验方式近距离感受国家这几年的变化和发展”。


[NextPage]

  中国科技全方位突破:“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本次展出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等模型以及未来飞机智能驾驶舱和胶囊胃镜机器人,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一幅幅照片、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模型,生动鲜活的向观众展示这五年来的成就,从“天眼”探空到“蛟龙”探海,从量子卫星天地一体化实验到“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中国的科技全方位突破,“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愿望成为现实。

图为“东方红--LW4004”400马力重型拖拉机模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惠绵摄

  中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0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结束了我国350马力以上重型拖拉机必须进口的历史。突破了重型拖拉机无级变速传动系统、智能化控制管理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能从事深耕、深松、联合整地等重负荷农田作业,满足精准农业、精细农业需求,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NextPage]

图为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模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惠绵摄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射电望远镜,球冠张角约为120度,接收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是国际上口径最大的单天线望远镜。


[NextPage]

图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模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惠绵摄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中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NextPage]

图为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模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惠绵摄

  “墨子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年8月发射升空,主要应用目标是通过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实现星地量子保密通信,并通过卫星中转实现可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


[NextPage]

图为“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模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惠绵摄

  中国自主研发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全面采用“中国芯”申威26010,是世界上首台运算速度超过100P的超级计算机,已连续三次在世界计算机Top500排名第一,并于2016年首次荣获超级计算应用领域的诺贝尔奖“戈登-贝尔”奖。


[NextPage]

图为“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模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惠绵摄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是一个大型超导托克马克聚变实验堆,俗称“人造太阳”,由中国、欧盟、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七方共同出资建造和运行,是磁约束核聚变能商业应用必不可少的关键一步。


[NextPage]

图为嫦娥三号探测器模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惠绵摄

  嫦娥三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玉兔号)组成。2013年12月2日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准确入轨,陆续开展了“巡天、观地、测月”科学探测,完成了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目前,嫦娥三号探测器仍在继续工作,是国际上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探测器。


[NextPage]

图为未来飞机智能驾驶舱。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惠绵摄

  未来飞机智能驾驶舱核心设计理念简洁、智能、互联。采用超宽超大触摸显示屏,实现驾驶舱的简洁布局;采用触摸和语音控制,并集成增强型态势感知技术,实现驾驶舱的智能控制;集成地空移动宽带通信等技术手段,实现驾驶舱的空地、空空信息互联。


[NextPage]

图为胶囊胃镜机器人及操控系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惠绵摄

  磁控胶囊胃镜系统拥有国内外80余项专利,无需插管,一个胶囊即可完成无痛、无创、无麻醉无交叉感染的高精度胃部检查,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结合云平台及人工智能,可有效提高我国胃癌早诊早治率,促进健康产业和服务业发展。


[NextPage]

图为智能制造示范系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惠绵摄

  智能制造系统以个性化定制的零部件装配为背景,实现了高度个性化定制、生产工艺流程和机器人任务在线自动重组。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入选15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NextPage]

图为“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模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惠绵摄


[NextPage]

  中国车、中国桥、中国路:一个个“世界第一”托起中国梦

  让中国奔跑起来——中国车,正在给经济换装新引擎。9月21日,“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中国桥梁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大跨径斜拉桥、悬索桥等先进桥梁建造技术日益成熟,中国桥梁已经成为展示中国形象的新品牌。中国公路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服务型作用,广覆盖的公路网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图为中国高铁展板,动车正在沪昆高速铁路飞驶。中国经济网记者王惠绵摄

  沪昆高速铁路途经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6座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是中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是国家规划的“四纵四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和“四纵四横”铁路客运专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运营速度最快、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网络。一个个超级工程彰显国家发展的“硬实力”,托举着中国崛起,有力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NextPage]

图片左侧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集装箱码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惠绵摄

  目前,上海港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连接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成为中国大陆集装箱航线最多、航班最密、覆盖面最广的港口。中国沿海港口设施的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吞吐量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成为对外开放和贸易往来的重要支撑,内河航运加快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已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的通航河流。这五年,中国车、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中国网,一个个“世界第一”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据经济日报-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共北京市委在北京联合主办“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9月25日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展览从26日起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展期两个月。除了实体展以外,这次展览还同步开通了线上展馆,网友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点击网上展馆参观体验。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