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砥砺奋进的五年·张家界】立下愚公移山志 打赢脱贫攻坚战

来源:红网 作者:王洁 廖秋萍 编辑:王津 2017-09-30 10:27:57
时刻新闻
—分享—

正在搬家的村民刘文章。而像刘文章这样从年久失修的危房通过享受“易地扶贫政策”搬入新房子的还有6户。

一条条崭新的柏油马路通往乡村,人们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正在庆贺时的情景。(资料图)

  红网时刻9月30日讯(张家界分站记者 王洁 廖秋萍)秋天的张家界,景色宜人,硕果累累。一条条崭新的柏油马路通往乡村、一栋栋漂亮的村居住进幸福的人、一颗颗翠绿的柚子挂满了枝头,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产发展、管理民主、生活富裕,张家界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获得了实惠,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我们要把扶贫对象装在心里,把脱贫攻坚责任扛在肩上,真正深入下去,跟老百姓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来脱贫、同步奔小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虢正贵说,只要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地沉下去、走进去,以问题为导向,用心用脑用情,把责任体现为双脚沾满泥土,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十八大以来,经过全市上下不懈努力,张家界市共脱贫159749人,其中2016年脱贫54513人,贫困村退出54个,武陵源区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区脱贫摘帽,创造了脱贫攻坚的“张家界样本”。

  率先摘掉穷帽子 特色扶贫模式成典范

  2016年初,武陵源区共有贫困村1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87户5792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该区大力实施“旅游、安居、教育、医疗、兜底、产业、生态”等脱贫攻坚十项行动,创新工作方法,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经过不懈努力,2016年12月,经湖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验收,武陵源区能认定脱贫的1096户3446人达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顺利脱贫。18个贫困村稳定达到“两个确保、两个完善”标准,顺利退出。全区贫困发生率降至0.27%,符合“一降低、一高出、一达标”摘帽标准,顺利实现整区脱贫。

  为做到“精准滴灌”式扶贫,武陵源区立足区情实际,精准把脉、精准施策,健全组织机构、坚持精准识贫、健全责任机制、构建指导培训体系、脱贫攻坚多管齐下、构建多重保障体系,着力解决“谁来扶”“扶持谁”“谁负责”“不会扶”“怎么扶”“再返贫”六大问题。

  着眼全面小康,武陵源区还将加速旅游扶贫进程,让农民鼓起“钱袋子”、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让农民享受“好环境”、创新开展分类帮扶,让农民吃下“定心丸”,做到扶贫攻坚的思想不放松、扶贫攻坚的机制不改变、扶贫攻坚的任务不调减、扶贫攻坚的标准不降低,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力争到2019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共唱“大戏”助脱贫 注入发展新活力

  “感谢你们的帮扶,是你们让我们住进了宽敞明亮地新房子!”正在搬家的张家界市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新阳村村民刘文章,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新阳村像刘文章这样从年久失修的危房通过享受“易地扶贫政策”搬入新房子的还有6户。这只是张家界市创新精准扶贫的缩影。目前,张家界已大力推广“阳光院”的精准扶贫创新模式,到2018年全市将完成建设“阳光院”住房2000套,让张家界更多的农村特困户易地搬迁,实现脱贫。

  旅游脱贫是张家界脱贫攻坚的核心。2016年2月,张家界市委市政府下发《张家界市大力推进旅游精准扶贫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张家界市旅游产业优势,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到2019年全面实现“123”旅游精准扶贫行动计划目标。目前,全市已建成20条初具规模的乡村旅游线路,建成100多家乡村旅游区点,有10多万农民就地进城进旅游企业当服务员、讲解员、保安员,直接为旅游服务,每年使10%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其中,永定区王家坪石堰坪村依托“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就向外界充分展示了张家界市旅游精准扶贫的成果。

  旅游扶贫、产业扶贫、文化扶贫、就业扶贫、光伏扶贫……近年来,张家界市整合各方力量,共唱“大戏”,走出了一条具有张家界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四基工程”被国家扶贫办称之为精准扶贫的“张家界样本”,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阳光院”建设等特色工作得到了中央、省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当前,全市上下正不全力攻克贫困堡垒,确保永定区、慈利县、桑植县按照计划在2019年前实现脱贫摘帽任务,让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