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扶贫攻坚,事关民生福祉,水利扶贫开发是新时期国家脱贫攻坚十大行动之一。近年来,湖南水利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精心组织安排,扎实开展工作,着力推进贫困地区水利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9月25日起,本网将陆续推出“湖南水利扶贫攻坚”系列报道。
相关链接:寻根施策 湖南水利扶真贫见真效
江华县:帮扶水库移民 保一方百姓福祉安康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沈梦艳 郴州报道
登上原始生态的莽山,品味风情万千的瑶家文化,游览古香古味的南关古街,寻找当年革命先辈们的足迹,湖南省宜章县的自然美景和厚重文化助推这处南岭山脉的山区县旅游大发展,而与其靓丽风景同等出名的还有贫困,它成为这扇湖南“南大门”发展的绊脚石。
水利则民生利,水安则民心安。为打赢这场扶贫攻坚的战役,近年来,宜章水利部门编制完成了《宜章县“十三五”农村水利精准扶贫规划》《宜章县“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规划》《宜章县2015-2018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实施方案》,通过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把发展农业高效节水作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和缓解水资源矛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农民搭上扶贫快车,走出了一条水利扶贫的新路子。
4.5亿元投入农田水利建设
农村水利犹如一颗“夜明珠”,正点亮宜章这个南部的贫困乡村。
统计数据显示,两年来,宜章共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7万人,建成高标准农田4.85万亩,实施中小河流治理4公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3座,水土流失坡改梯治理2300亩;莽山水库大坝和灌区建设得到较大进展,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
台霄村的变化尤为典型。台宵村位于宜章县南部天塘镇境内,全村总人口3471人。每年雨水期,村子就遭灾。“以前一到雨季,农田里的作物都泡在水里,部分农民颗粒无收,损失惨重。”想起近两年的变化,台宵村村主任袁远牛满是感慨,水利设施的改善让村子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按照打造“生态示范村、旅游观光村”思路,宜章县委县政府将台霄村列为宜章2016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村,在统筹规划时,结合莽山大旅游圈,重点从山、水、田、林、路进行重点建设。整合项目总投资1451.07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944亩。
投入终换来了大变化。李安雄介绍,该村农业现代化大幅提高,土地综合效益也显著增加,农民搭上了扶贫快车。许多个体承包商通过土地流转将昔日的荒土种上了烤烟,并实行烟稻轮作,有条件的地区还种上了如葡萄等高价值的生产作物和发展农业观光。
如今,村子里灌溉渠四通八达,农民们再也不用担心辛苦耕作的农作物被水淹,产业发展风生水起,这个古老村庄焕发别样生机。今年3月,台宵村村民曾云凯和同村村民流转土地,实行烟稻轮作,种植了110亩烤烟。据他预计,今年烤烟收成将达30万元。
高效节水工程润泽茶香万里
午后烈日下,宜章和宜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红茶基地里,60多岁的李青端戴着草帽,背着竹篓,和姐妹们有说有笑一同采茶。
“太阳太大了,洒点水茶树生长得快,采茶还缺人手呢。”李青端是天塘村的村民,平日里干农活、养殖家禽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