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邵阳分站通讯员 李中 刘能跃 李友胜报道
农业兴则百业兴。
这五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大洪涝灾害袭击,新宁人民攻坚克难,农业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农民富则社会富。
这五年,新宁县基本构建出粮食、脐橙、烤烟、竹木、畜牧、药材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产业水准不断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较快增长。
回望这五年,我们心潮澎湃。全县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多点支撑”理念,坚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以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为主线,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精准扶贫,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色。
细数这五年,我们满心喜悦。粮食年总产保持33万吨以上,成为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提质改造脐橙园面积20万亩,“新宁脐橙”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年均种烟2.5万亩,年产值6000万元以上,成为全省烟叶生产重点县。生猪养殖突破100万头大关,肉牛养殖进入全省重点县行列。药材种植面积达13.8万亩,铁皮石斛等名贵药材种植面积实现稳定增长。培育休闲农业企业15家,认定省星级农庄4家,休闲农业走在全省前列。发展专业合作社304家、家庭农场45家,荣获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先进县称号。农机购置补贴2600万元,荣获全国农机安全监理示范窗口称号……
五年转瞬而过,凝心聚力谋发展的新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三农”工作,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调结构,特色产业助民富
9月,行走在新宁的村村寨寨,举目望去,满山楠竹郁郁葱葱,满坡梯田丰收在望,成片蔬菜泛绿成茵;特别那漫山遍野的脐橙林,随着山势连绵起伏,已长成拳头大的脐橙挂满枝头……好一幅田园美景。
五年来,新宁县把发展脐橙产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和产业精准扶贫的一篇大文章来做,深入开展脐橙基地建设和“补天窗”工程、种苗工程、优果工程、贮藏保鲜工程、信息网络工程、果农素质提升工程“六大工程”建设,在“大基地、大产业、大发展”的战略推动下,全县掀起大力发展脐橙产业的建设热潮。五年累计新建脐橙园3.48万亩,创建高标准脐橙提质改造示范片37个;新建脐橙加工企业24家、储藏保鲜库1843座,新增脐橙加工生产线59条,新增脐橙加工处理能力8.5万吨以上。现已形成脐橙面积32万亩、年产量25万吨、产值8亿元、35万人口受益的产业规模,建成了2个10万亩脐橙精品旅游观光带。脐橙已成为新宁农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成为新宁农民致富的“摇钱树”,带动全县近7万人口精准脱贫。
产业发展其势已成。新宁县涌现出一大批脐橙专业村和专业户,脐橙年销售收入上万元的种植大户达5万户、上5万元的达2万户。“新宁脐橙”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成功举办2015和2016年两届脐橙节,提纯复壮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崀丰脐橙,成功注册了“崀山”牌商标,“崀山”脐橙先后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并多年荣膺湖南省优质水果评比金奖和“湖南名牌农产品”称号。2012年12月,永丰脐橙标准示范园被评为全省标准果园创建第一名。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新宁县坚持产业发展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生态保护相结合,根据不同地质地貌、气候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果和经济作物,特色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加速了全县优势产业区域板块的形成。黄金瑶族乡、麻林瑶族乡的高山延季蔬菜成了农民致富的“金叶叶”,清江桥乡的慈菇成了市场的“香饽饽”,铁皮石斛走俏国内外市场……
通过创新发展调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坚持把比较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全面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2017年全县共创建特色产业示范基地22个(红心橙、葡萄、无花果、猕猴桃、高档优质稻和特色蔬菜等),面积17万余亩,逐渐形成了“兴起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农民,富裕一方经济”的良好发展格局。
强后劲,粮食生产稳增长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近年来,新宁县把粮食生产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新宁县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指导全县粮食生产。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种、提高效益”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惠农政策,突出高产创建,促进机制创新,狠抓技术服务,制止耕地抛荒,推进“压单扩双”。
2012年以来,通过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早稻集中育秧、早加晚优项目和实施各种惠农政策补贴,强化服务,鼓励农民种植粮食,确保了粮食生产保面、提质、增量。每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85万亩以上,年产量稳定在33万吨以上。累计推广早稻集中育秧56.3万亩,发展优质稻187.26万亩,培育发展种粮30亩以上的大户1102户,直接服务于粮食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60个。先后获得湖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生产标兵县。2014年6月9日,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看到新宁县成片的双季稻,高兴地说:“这是我到湖南工作以来看到的最好的水稻,看到这么好的水稻,增强了抓好全省粮食生产的信心。”
为实现藏粮于地,新宁县制定出台了《新宁县耕地质量管理办法》,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技术和冬季绿肥生产,五年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14万亩、秸秆还田277.5万亩、冬季绿肥107万亩。2013年全省绿肥生产现场会在新宁召开,2014、2015连续两年新宁列入全国绿肥生产重点县(全省仅邵阳新宁、永州道县、益阳桃江3县列入)。
在实现现代农业的道路上,五年里,全县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916.69万元,共推广各类机具6.25万台(套),其中各类补贴机具2.42万台套,2.63万户农民直接受益。全县机耕、机收面积达80万亩、20万亩,分别比2012年增加30万亩、10万亩;其中水稻机械收获水平达80%,比2012年年提高25%。粮食烘干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初步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已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为全县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年来,摆脱了靠天吃饭的现状。全县共争取上级项目资金7.178亿元,全县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38022处,农田水利建设、农村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水土流失坡耕地治理、抗旱应急水源等一大批项目落户新宁,水利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农田灌排条件明显增强。今年,预计全县可实现粮食总播面88万亩、总产36万吨以上,比2012年分别增加2.2万亩、1.8万吨以上。
树品牌,技术服务作保障
有品牌才有市场竞争力,新宁县将创农产品品牌作为争创农业新优势及提高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近五年全县共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家,其中省级5家、市级19家;认定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7个、省级星级休闲农庄5家;认证绿色食品5种、无公害食品6种。除了颇具影响力的“崀山牌”脐橙,新宁县舜帝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野生红茶“李神仙牌特级功夫红茶”和野生绿茶“李神仙牌银豪一号”荣获2016首届“潇湘杯”湖南名优茶评比金奖,成为邵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实施“品牌战略”的同时,新宁县狠抓农产品安全。为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新宁县投资300万元对县农产品检验检测站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在全县建立了48个农产品质量监测点。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全面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每年抽检鲜活农产品1万个以上,监测结果及时向媒体和社会进行了公布,对农残超标农产品严禁进入市场销售。同时,扎实开展农业执法工作,全县共出动执法车500余次、人员3200多人次,为农产品质量保驾护航。新宁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先进单位,连续5年获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打击“瘦肉精”等禁用药品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荣获全省畜牧工作先进单位。
“农业发展,科技先行”。新宁县按照“就地服务、实用高效”的原则,在县内遴选了600名产业规模大、带富能力强、受群众欢迎的农村实用人才作为农业科技示范户,在政策、技术、资金、信息上给予重点支持。开设动物防疫技术、畜禽养殖技术、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食品质量安全等15期培训班,培训1000人次。引导科技示范户发展农作物规模种植1万亩,建立高标准种养基地12个。科技在新宁农业增收中的贡献率由2012年54.7%上升到2016年的62.4%。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标准化栽培、秸杆返土、脐橙生草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已成时尚。荣获了全国农技推广示范站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
只有农民强起来,农业才能强起来。新宁县每年组织各类技术培训、科技咨询、现场技术指导300场次、无偿发放技术资料和明白卡20万份、培训农民15万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人以上;雨露计划完成职业学历教育2100人,就业培训2360人。带动周围近万农民发家致富,达到了“以农带农、以农教农”的目的。
仓廪实而民心安。如今,一个更新更美的新农村,一种更优更好的新生活正在新宁广袤的土地上变为现实。一幅壮丽、恢弘的新宁新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