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山居人”正圆安居梦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勇 徐亚平 编辑:李晓玲 2017-09-11 14:25:23
时刻新闻
—分享—

  平江地处湘鄂赣3省交界处,约有8万绝对贫困人口常年散居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大山深处。土坯垒成的房屋,天雨则担惊受怕。从去年7月开始,该县在全省率先启动贫困农户危房改造、异地安置——

  “山居人”正圆安居梦

  本报记者 陈勇 徐亚平

  通讯员 曾代良

  “我有一个无言的心愿,当风雨来临的时候,有一个地方躲藏,当黑夜来临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安歇……”平江县文联主席杨野创作的诗歌《我想有个家》,道出了该县16000多户无房、特危房群众心中的痛楚。

  8月下旬,记者来到平江县南桥乡永联村、汤塅村5个安居工程聚居点采访,看到81户安居房全面建成,部分受惠农户可望在国庆节前搬进新居,贫者安居之梦即将实现。

  今年完成275户危房改造

  土坯垒成的房屋被山洪冲垮了一半,剩下的3间墙体裂缝随处可见,有的裂缝伸得进一个拳头。屋里很暗,床上蜷缩着一位病妇人,向阳的一面墙上,贴满了奖状,给整个房间带来一抹亮色。这是我们在永联村富家洞组宋兴隆家看到的情形。

  宋兴隆50出头,他说自家房屋建成40多年了,现在摇摇欲坠,天一下雨,晚上不敢合眼,早就该拆旧建新了。但是,妻子几年前得了尿毒症,医药费欠10多万元,两个孩子一个读高中、一个念初中,自己不能出远门打工,一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

  县扶贫办主任叶剑芝告诉记者,平江地处湘鄂赣3省交界处,山高林密,人均耕地不足0.5亩,100多万人口中,至今贫困人口19万多,其中生活在海拔500米以上的绝对贫困人口8万多。

  房安则心安,安居才能乐业。平江县委、县政府急民所急,从去年7月开始,在全省率先启动贫困农户危房改造“百村示范,千村联动,万户安居”工程,把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当成执政为民、精准扶贫重大举措,计划今年完成275户贫困农户危房改造,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县贫困农户住有所居、安居乐业。

  81户新房主体工程完工

  秋阳下的罗霄山脉苍茫如海,记者来到永联、汤塅两个示范村的毛嘴头、瑶湾等5个聚居点,只见一排排新居已经封顶,工人们正在进行外墙敷灰等工作。

  这些新居大多建在相对开阔、平缓的溪谷地带,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统一施工,统一建筑风格和外墙装饰,房屋大多一层或一层半高,使用面积30至60平方米,住建和扶贫等部门根据不同情况,每户分别补贴2至4万元不等,农户自筹1至3.7万元。

  如何把有限的帮扶资金用在最穷、最弱势的人身上,让那些自己无法建房的贫困户把新房盖起来、住进去?平江探索新思路,实行危改示范与村庄规划、新农村建设和援建政策相结合,先在国家级贫困村南桥乡永联村、汤塅村进行示范。

  叶剑芝告诉记者,永联、汤塅两个村对216户提交房改申请的农户建档,县、乡、村鉴定筛选出143户无房户和特危房户,再经过“评议-公示-乡审-县批”4道审批程序,确定了81户危改援建对象。乡、村一起找地皮。到目前为止,住建部门等各方面投入援建资金640万元,群众自筹200多万元,5个聚居点新房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南桥乡党委书记曹建春介绍说,万家聚居点,27户农户将集中生活在这个新村。这里涨洪水时曾经冲垮过农房,我们按百年一遇的标准专门修建了防洪墙,道路硬化、小区绿化、环境美化同步进行。新村不但节约了国土用地和建设资金,而且避开了地质灾害隐患点,今后群众住在新村里,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日子会好起来的

  一位正在万家聚居点东头新房里忙忙碌碌的青年人引起记者注意。他叫徐会安,今年36岁,还没找到对象,从姐姐家借了点钱,忙着搞装修,为的是把父母亲早日接进新居。

  徐会安的父母现在80多岁了,一直住在山上。今年夏天发两次大水,房子全倒了,老两口现还寄居在邻居家。徐会安憨笑着说,父母是他最大的牵挂,早一天搬进新房,安全有了保障,自己就能够一心一意出去打工赚钱,日子就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永联村支部书记方斌文说,最初房屋设计高程是一层,楼上90厘米,基本上做不得用,老百姓说能不能再加高点做个半层,可以放很多东西,来了客人还可以临时加铺。江南民居普遍白墙青瓦,但是南桥乡老百姓尚红,希望红墙红瓦。意见反映到省里扶贫办、住建厅。民有所需,必有所应。施工方立即对方案进行优化,确定楼上前进墙高160厘米、房屋高程控制4.6米;外墙装修全部用红砖,屋顶盖红瓦。

  在富家聚居点建设工地,记者碰巧遇到了在做小工的宋兴隆。他开心地说道:“我的新家就在这里。我要搬进新房过新年。”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