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人民日报:“在一起,走到哪都是家”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杨明方 冉 波 编辑:redcloud 2017-09-11 10:38:44
时刻新闻
—分享—

尹才华正在为学生授课。李芳芳摄

  从江汉平原到西北边疆,从援疆支教到举家迁居兵团,他是通过援疆进而调入新疆工作的湖北援疆干部第一人。他叫尹才华,现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八团学校教师。

  “孩子们听课很认真,我能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学习知识的渴望”

  尹才华今年46岁,之前是湖北省潜江市园林一中的语文教师。新一轮对口援疆以来,湖北潜江市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八团。2012年2月底,尹才华被选派到八十八团学校进行一个学期的支教,成为一名援疆教师。

  兵团第五师八十八团位于中哈边境,天山深处,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境内。刚到这里,对于常年生活在江汉平原的尹才华来说,无论是生活作息,还是饮食习惯,都需要时间去适应。

  八十八团学校是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全校500多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1/3。因为缺乏师资,学生的语文尤其是古代汉语学得很吃力。

  “孩子们听课很认真,我能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学习知识的渴望。”尹才华擅长在课堂上讲故事,一篇文言文,他会以故事和表演的方式讲解,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效果非常好。就这样,孩子们很快喜欢上了从湖北来的尹老师。

  时光飞逝,转眼间半年支教期满。因为表现过硬,学校和同学们都舍不得他走,恳请他留下来。“学生是我最大的牵挂。”就这样,尹才华留了下来,继续在兵团援疆3年。

  八十八团是个多民族聚居团场,生活着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为了解当地人的生活,尹才华经常深入连队、牧区进行家访。哈萨克族学生得尼拜尔家有四口人。父亲一年四季逐草放牧,一年到头见不了几次,母亲则住在团场亲戚家,给她当“陪读”。在内地,家长“陪读”或许不算什么,但在兵团,有的牧民因为条件所限,常有让孩子辍学从牧的念头,更别说“陪读”了。得尼拜尔的家人能克服困难让孩子读好书,尹才华感到很高兴。

  湖北省援疆干部普遍开展“双结双促”(结对子、结亲戚,促民族团结、促长治久安)活动。尹才华主动与得尼拜尔家结对子、认亲戚,为促进民族团结尽心尽力。得尼拜尔汉语基础不太好,尹才华就“开小灶”,帮她和班上另几名少数民族孩子做专题辅导。

  “有尹老师的帮助和鼓励,我变得更自信,对未来有了更加美好的期待。” 提起尹才华,得尼拜尔满是感激。几个月下来,得尼拜尔进步很快,语文成绩进入班上前几名。

  “我会扎根新疆,留在兵团,在八十八团学校一直干到退休”

  2015年7月,尹才华二度援疆期满,老师和孩子们都舍不得尹老师走。“和我一样的教师在内地有很多,但这里更需要我,我应该留下来,这样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尹才华说。

  选择留下可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尹才华的父母都已经六七十岁了,家里虽有兄妹三人,但他是长子,父母一直跟着他一起生活。当时尹才华的儿子刚满12岁,正是学习的关键时期。

  离疆的日期越来越近,尹才华留下来的想法却越发强烈。他向妻子刘尚姣说了自己的想法。当时在潜江市园林一中后勤部门工作的妻子一听,很是吃惊。但经不住丈夫推心置腹地做思想工作,刘尚姣最终同意了尹才华的决定。

  “人在哪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走到哪里都是家。”刘尚姣说。

  于是,尹才华又去做弟弟和妹妹的工作。弟弟、妹妹虽然很不理解,但看到哥哥意志很坚定,还是接受了哥哥的决定,“哥,你放心,我们会把爸妈照顾好。”做通了家里的工作,尹才华正式向潜江市和八十八团教育部门提出申请:调到八十八团学校工作。

  2015年9月2日,这一天尹才华永远忘不了,他申请调到八十八团中学工作得到有关部门批准。接到通知后,尹才华立马收拾行李,带着妻子和孩子,举家迁往新疆温泉县,在八十八团安家落户。

  湖北省和兵团有关方面对尹才华做出的人生选择大力支持。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党委副书记冯伟告诉记者,尹才华是通过援疆、进而调入新疆工作的湖北援疆干部第一人。他辞掉安稳的工作,放弃援疆教师的身份,举家落户八十八团,说明他从心底热爱边疆教育事业,真正把自己当作扎根边疆的兵团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八团团长李奎说,尹才华老师自愿从富饶的江汉平原调到祖国边境一线贫困团场工作,令人感动,值得钦佩,也为团场争取人才、留住人才增强了信心,开拓了思路。

  如今,尹才华一家人在边疆生活得和和美美。八十八团按照相关政策,安排刘尚姣成为团场学校的一名校工。尹才华的儿子也很努力,顺利考入湖北省援建的黄冈中学第五师分校读书。

  “我会扎根新疆,留在兵团,在八十八团学校一直干到退休。”尹才华说,在新疆兵团这几年,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家国情怀”的含义,“没有驻守边疆的各族群众,就没有江汉平原的富饶。”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