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光明日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张晓山 编辑:redcloud 2017-07-30 11:16:44
时刻新闻
—分享—

  【光明论坛】

  作者:张晓山(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2015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成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之一。这5年来,民生领域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经奠定,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惠民利民政策措施得到了贯彻实施。电视政论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10集以《人民的获得感》为题,系统回顾总结了这5年来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不断增强的获得感。

  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增强,既包括城市居民,也包括农村居民。2016年9月19日,北京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至此全国31个省份均已出台各自的户改方案,且全部取消农业户口,消除身份鸿沟,这标志着在我国存在半个多世纪的市民与农民的二元户籍制度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一步。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提出2020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2016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提出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所有这些政策举措旨在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一样,活得更有尊严、更体面,能够享受公平公正的同等权利。

  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尚处于贫困线以下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在不断增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2013年到2016年间,农村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391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至2016年底的4.5%,下降5.7个百分点。在帮助贫困农户增加收入的同时,一系列的政策举措正在推动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将和全国人民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增强,意味着要促进机会的均等,但机会均等的前提是能力培养上的均等。促进能力的提升,这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重点高校招生向农村地区学生倾斜,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改善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消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完善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强职业教育和免费技术培训。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医疗卫生资源的均等化。

  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增强,意味着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有机统一。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安全优质的食品、优美的生态环境,这些都是人民的期盼,是基本的生存条件,但同时也是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提升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仅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生存质量,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观光业、餐饮服务业,促进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以及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最终是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加快民生领域的改革,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将极大地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30日 02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