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武陵区召开“武陵春曲艺社”老艺术家座谈会。
红网综合讯(通讯员 欧阳建强 摄影 童盈旗)7月21日上午,《常德丝弦背后的故事》——“武陵春曲艺社”老艺术家座谈会在常德武陵区文化馆一楼多功能厅召开,原“武陵春曲艺社”的丝弦老艺术家们齐聚一堂,共同回忆与常德丝弦相伴的青春岁月,讲述他们在丝弦艺术道路上经历的苦辣酸甜。
在座谈会上,老艺术家们畅所欲言,提起当年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上山下乡慰问演出的日子不禁热泪盈眶。一年八个月奔波在外,演员自己搭台自己演、极度疲乏时甚至席地而眠。其中,康进前辈在一次赴石门部队春节慰问演出途中,被火烧伤,依然坚持带伤演出,这份对文艺事业的热爱和演员的职业精神深深的感染了大家。大家说道,虽然当时演出环境差、条件艰苦但是大家激情满怀、不辞辛苦,用常德丝弦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做好文艺宣传工作。胡楠等老师谈到,六七十年代东门茶楼驻演更是让常德丝弦艺术盛极一时,红透半边街,还录制了《滨湖赞》、《昭君出塞》等优秀节目对台播出。作为“文艺轻骑兵”武陵春曲艺社受到群众和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回首来路,大家感慨万分,当时她们心灵纯净,一心追求唱好常德丝弦,让常德丝弦深入人心、源远流长,苦于发展受到环境、师资等方面的局限,今天看到政府和领导着力于恢复和保护常德丝弦艺术,让沉寂了一段时间传统经典曲目重新焕发活力,甚是欣慰。
常德市文化馆、常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武陵区文化馆将会收集整理“武陵春曲艺社”老艺术家们当年的故事,编辑成册,作为常德丝弦艺术发展史上珍贵的资料妥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