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7月1号,香港将迎来回归祖国20周年。从20号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节目中心推出大型系列专题《成长》。节目围绕民生、慈善、互援、基建、立法、文化、教育、科技、拓展等十个方面,有事实、有观点、有回顾、有前瞻地报道香港回归祖国后发生的变化。今天推出第七集:《南下北上长歌同行》。
北上
曾芷莹:我们在香港有五个同学一起做一个研究,就是我们想去做一个油漆,就是那个涂料,可是我们希望能够做那种没有挥发性有机物的涂料,然后我们做了一个自己的有机涂料。去年7月份左右,中五的暑假,代表我们学校去了上海,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决赛,二等奖。
曾芷莹,圣保禄学校中六毕业生。从香港到上海,1200公里,这个香港女孩跨过的不只是距离。
曾芷莹:我们现在还在微信上有联络,除了科学话题之外还会聊一些学习生活之类的,因为我们两地的文化也挺不同的,所以我也很有兴趣知道内地的同学都是怎么学习的,有时候他们会给我看他们中文的课本,跟我们学习的内容都蛮不一样的。
南下
记者:学的什么专业啊?
张涵玥:英文。
记者:当年从北京高考过来的?
张涵玥:对对。我想在大学的时候体验一点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我们高中班上就有三四个吧来香港的。
记者:你们班大概有多少人?
张涵玥:我们班有29个、30个人吧。
记者:那这比例还挺高的啊。
张涵玥:对。
张涵玥,香港城市大学大四毕业生。从北京到香港,2500公里,这个北京姑娘选择的不只是学校。
香港这边英文教学嘛,对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比较大的提高,就在语言上,而且它的教学系统也跟国外的比较接轨,如果以后要想出去工作啊或者读研究生,过渡的效果也会好一点。
2017年6月,这两个女孩,都在经历着自己人生当中的转折:曾芷莹等待着香港文凭试最终的成绩,期望着自己的梦想成真。
“我希望能考上香港大学。”
张涵玥的未来已经设定好,她满怀憧憬。
“我要到英国去读硕士。”
回归为香港和内地中断已久的教育交流打开了闸门,在经历了最初的好奇和观望之后,南下和北上逐渐成为潮流,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澎湃之势。在各种利好政策的推动之下,香港和内地的学生也在经历和选择,他们发现,自己的生活跟过去有些不一样了:
曾芷莹:我中二的时候到参加过一个到北京的交流课程,我们会去北京的清华大学,两个星期会上一些普通话的课程,还参观了北京的一些名胜。那次引起了我对普通话的兴趣,就参加了学校的普通话课程,准备考水平测试。
张涵玥:我们同学之间要么是讲英文,他们要是普通话好的就跟我讲普通话。
记者:现在在你的身边很多香港的同学讲普通话已经讲得很好了是吗?
张涵玥:嗯,大部分都已经很好了。其实比我刚来香港的时候好很多。刚来的时候,很多同学的普通话不好,交流起来特别困难,我很多朋友他们的英文也不是很好,这边英文讲不好,那边普通话也不好,就不好沟通。
记者:那怎么办呢?
张涵玥:两边就试着表达自己。或者他们用广东话讲一讲,我们试着听一下。
记者采访在香港读书的内地生张涵玥
林宝玉:自从回归以后,我们的政府很积极地推动中小学内地交流,很多次在施政报告里面提出要增加学生到内地交流的机会。教育局也因应不同的施政报告,通过委托办或者学校自办,还有就是资助社会志愿团体举办的方式不断地丰富我们的内地交流计划。
林宝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首席督学,她也是香港学生内地交流计划的主要负责人。如果说曾芷莹作为一名香港中学生是交流活动的参与者,那么,林宝玉则是这一系列计划的执行者和推动者。
林宝玉:我们最开始的时候只有三个计划。第一个就是学校举办的叫“赤子情,中国心”,给初中跟高小学生参加的。第二(个是)我们给高中学生参加的,领袖生奖励的计划。还有一个是我们教育局跟其他的机构合办的京港澳学生内地交流活动的夏令营。后来到2008年,这个非常重要的年份,这一年施政报告里面提出我们可以每年由5000个名额增加到37000个,这个是很大的增幅。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施政报告就是2010年的,那个时候提出让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里面至少参加一次内地交流计划。这次名额由37000个增加到接近60000个。我说的原来三个,然后又再多三个,这六个计划就成为我们以后长期举办的一个活动。
从5000增加到37000,从37000增加到60000——二十年间,数字快速递增,也让更多的香港学生有机会来到内地。教育交流始于接触与了解,发展于主题研究和学习,进步于培训师资、研究课堂的实际操作层面,而未来,也许有更多可能。
香港到北京交流学生在天安门合影
会讲广东话,也可以学学普通话。香港中学生在久负盛名的清华大学体验到了完全不同的学习生活。动作还有些不到位,没关系,多练练就好了;普通话还说不太标准,没关系,能够尽力说就值得赞。
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在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发展历史中,教育始终在扮演着启迪民智,激发创造的重要作用,而“抬眼看世界”则是教育当中重要且关键的一环。香港城市大学校长郭位在他2017年出版的新书《心件——大学校长谈教育》这本书里,就谈到了交流对于教育的重要作用:
香港跟内地的交流我认为一个很大的成果就是让彼此的交往更加密切。交流就是为了了解,了解有好有不好,没有一个社会是十全十美的,没有一个社会都是缺点。譬如说香港的大学生每年有10%是内地的学生,这些非常优秀的学生我认为给香港注入了一股新血,让香港学生知道这些学生这么优秀,对于香港学生有很大的激励。这些学生到了香港之后,他也知道在这样一个社会,在很严谨的制度下,香港的教授,外国人很多,所以他们也可以比较接触,比较现代的高等教育,所以我觉得对两边的融合帮助是非常大的。
香港与内地在教育理念、教育制度以及教育方法上都存在着诸多的差别,但是,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流可以有效消除这些差别。香港当前的政治环境与国情教育不足有关,教育工作者应该勇于担当,带领学生从历史、文化、地理等角度了解祖国,促进身份认同,这对年轻一代、对内地与香港的两地融合、对中华民族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去年举办诵读比赛,在广州举行的,那一天香港有一些队伍去参赛,广州也有一些,但是他们都是各自去准备参赛。近年来我们有一个新的要求,就是他们要跟自己的姊妹校共同参加,所以每一队有两个学校的学生在里面。我们去看的时候,我们都分不出来哪个是香港的,哪个是深圳的,哪个是广州的。所以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都表示他们学到很多不同的一些对方的好处,对方比较优势的地方,比如说朗诵的一些技巧、风格,他们在香港是学习不到的。
邝关秀菁回忆起这个场景时感慨颇深,她作为香港教育局负责香港与内地姊妹学校项目的高级教育主任,也没有想到,成果会如此让人惊喜。
邝关秀菁:我最近去看了一个老师之间的一个专业教学活动。我们香港一家学校的老师去讲一个语文课,就是微写作,就是学生写一些短文章的。那一天那个学校邀请了七家在内地的姊妹学校一同过来,老师全来了,全都是在同一个地方看我们香港的老师如何去教这个科目的。我觉得这是很好的。然后教的老师跟其他老师分享他如何去准备这个课,他为什么要用这个策略去教。也有另外一些老师他们去提出一些问题。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好的交流的体会。所以老师也跟我说他们学到了不少东西。
记者在香港教育局采访与受访嘉宾合影
时间会带走一些东西,也会留下一些,经历了时间的冲刷与检验,留下的就是值得我们珍视的。没有什么阻碍,也没有什么犹豫,香港这个城市有着自己的历史,这让她和祖国的其他城市相比有点不一样,但又有什么关系呢?谁不是从过去走来,又相视一笑,共同走向明天呢?
徐学芝是香港圣保禄学校负责与内地缔结姊妹学校的负责人,也是学校里的普通话老师,她正在指导同学们整理到内地交流时的照片。
徐学芝:有一个学生几年后找我,问我记不记得他?原来就是他当年回访过的,他考到香港大学,考到香港来读书,读会计,后来还见过一次面,我们是2005年去过,他是2006年来,后来他再找我的时候是2010年了,已经念大学了。
记者:看来他对您印象很深。
徐学芝:因为我接待他们的,他们上学我也接他们过来上学。放学以后带他们去香港的一些景点玩。那次他们过来有两个星期,周末还去了一次澳门。因为七天他们要出境一次,去海洋公园,香港的景点都去了,还有去山顶。
记者:我觉得可能对于这个同学来说他的人生可能都在发生变化,选择了香港的大学来读。
徐学芝:是。
记者:您还记得他是哪个中学的?
徐学芝:北大附中。
记者:是个男孩还是女孩?
徐学芝:男孩。男孩来到我们学校也很有新鲜感,因为国内现在一般都是男女同校,除非有一些私立学校又恢复了女子学校,他们来了之后觉得挺新鲜的。
香港圣保禄学校中国文化教室
徐老师所在的学校和北京的日坛中学、北大附中等多所学校都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她说,香港回归二十年了,他们的教育结对子也已经有二十年的时间,但是,现在回想起来,仿佛还像是在昨天一样。
徐学芝:很长了,十几年了,说来好象是昨天发生的事一样,记得清清楚楚。我第一次带学生去应该是1998年,回归一周年,是国庆节的时候去上海,在同济大学交流的那次。2003年。2004年我们也跟北大附中结成姐妹学校,2004年去北大附中,2005年之后去了大约七年到北大附中,到2009年最后一次去北大附中。2010年开始就去清华大学。很难得小伙伴在一起交流,他们最开心了。
马克库班曾经说过:“梦想很容易,但是它真正的意义在于你是否愿意付出一切去浇灌它,永远记得,要跟着你的努力走。”交流与合作的意愿如此强烈,并且香港与内地也正在为这种梦想做着种种努力,现实的成果已经足够让人惊叹,而未来的发展更是让人满怀期待。深圳中学的智能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就正在路上:
麦志彪:港中大的这个实验室以项目学习为主,三大块吧,一块是基础的,主要是一些常识教育,还有一块是国际竞赛,引进一些老师做一些高端的辅导,第三块就是一些拓展类的,比如说像一些现实应用的,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够参与到真实的科研当中去。
麦志彪老师是这个实验室的负责人,这个实验室也是香港中文大学和深圳中学一起合作的一个成果。
麦志彪:这个实验室是对全学校开放的,基础的部分还是我们自己来完成,港中大的教授会涉及到一些比较高端的、比较前沿的教学,还有就是一些竞赛类的内容,可能还会有一些涉及到神经元的教学。
学校是社会人才的起点,香港和内地的人才培养都将会影响到中国未来的发展。教育者的目光不能只停留在学校和眼前,要面向明天面向未来,要投入社会,关注国家和世界,而教育交流就会为人才的培养增加更多的可能,
深圳中学招生办主任马靖:港中文深圳和我们学校有一个优质生源基地,港中文深圳对我们学校的高中生认可度高一些,我们一些同学对港中文深圳的办学理念认可度也比较高,我们两个学校就开始紧密合作,做一些工作,让同学们在高中阶段的课程是未来志愿的填报上都能有所考虑。
《长歌行》吟唱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说,都会以此来激励自己和后辈努力学习,不负时光。而在香港与内地的教育合作之下,这些孩子们如园中的青青之葵,正在生长,他们有了更多文化的熏陶和浇灌,宛如朝露,只待日晞。
陈志豪教授是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城市大学伙伴实验室主任,在他的带领下,记者也正在感受未来科技带来的震撼,在这里工作的研究人员就有来自内地的学者,他们透过这个实验室也在和国际最前沿的科技接轨,也在评估自己的研究成果在世界的位置,也在通过这里的学习和研究,为属于我们自己的科技发展加油鼓劲:
陈志豪教授:香港就是一个gateway(门道,途径),很多学者通过香港去国内,也有很多国内的学者通过香港去国外,香港就是他们停留最多的地方。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讲座,就是因为各国来的人比较多。我们来这里的老师他能够看的就是全球,不是说国内没有,也有,但是没有我们这么多,他们可以在我们这里看到我们这个领域全球最大名的一些教授来给我们讲座。所以对他们也有一个启发,看看自己做的东西跟最大名的教授做的东西相差多远,他们会发现,哎,我自己做的这个也不差啊。通过这里,也会让更多的学者知道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会是在哪里。
陈志豪教授向记者介绍香港城市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我们需要不断庆贺眼前的美好,方得以无畏前行。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年,教育的交流为更多的年轻人打开了另外一扇窗,也为他们的成长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南下和北上之中也许会有矛盾和摩擦,但是,阻挡不了大趋势,这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也是审时度势后的选择。
香港城市大学校长郭位:我们有很多联合实验室,都有很多优点,彼此都有很多可以学习的方法。这些联合实验室里也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克服。但是我相信比二十年前已经进步非常多。人跟人的相处本来就是非常复杂的,短时间内也改不了。虽然说香港讲的是英文,到底它有它独特的语言特性,那内地大江南北各地来的,从小生活的环境也跟香港不一样,人跟人的交往和融合需要时间,交给时间去解决。只要有共同的价值,我想就事论事,虽然是不一样,但也是可以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