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品读】贫瘠不复,但见欢愉诗意|4月12日

来源:红网 作者:雁丘 编辑:夏熊飞 2017-04-12 16:23:06
时刻新闻
—分享—

今日关键词:扶贫

  湘西,一个把名字写入云雾的地方。

  我想,这片山水之所以有她独特的气韵,在于她以山川般的雅量汇合了每一户村庄升起炊烟的故事,合撰成一部有关生命的传奇。

  这部传奇里,有载歌载舞的欢愉,有闲雀三两的诗意,却也有带泪的篇章。

  带泪,是因为在传奇的注脚里,一行行,一页页,书写着父辈们走不出村庄的童年、青春、皓首白发。他们荷锄戴笠,撒网猎捕,勤勉一生却依旧逃不出宿命的循环。

  那是贫穷撒下的漫天屏障。

  父辈们不曾忘记,那透风的竹篾墙,与黄泥巴地的堂屋,那辛苦了不知多少日日月月,才挣得的一台小小电视,与屋外平整的小路。

  这个天水一色、纯净得没有一丝斑驳的山林之地,也因为她的秀美瑰丽,而饱受交通不畅之苦。闭塞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经济来源单一,是“家里有吃,可赚不到钱”的脱贫困境。

  2013年,“精准扶贫”的政策落入这片被贫瘠包裹的土地,彷如一双无形的手,带着乡民逃离贫穷的桎梏。

  在这双手的引领下,湘西的十八洞村如今早已不复旧时的模样。道路变得宽阔通畅,种植、养殖、苗绣、劳务、乡村游5大产业,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家乡的财富得以运出这片土地,外界的信息也畅达在村子的每一处角落。

  村民们开始放心用电,在家里就能接上自来水。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6年的8313元,并于今年2月通过验收考核,全村136户533名贫困人口全部成功脱贫摘帽。

  脱贫的同时,十八洞创新推行相亲扶贫新模式,全村有10名大龄青年成功“脱单”。幸福的日子齐头并进。

  或许是受到这双无形的手的感召,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支温暖人心的队伍。

  洞庭腹地,沅江境内,8000亩芦笋基地前的陈建波,就把帮扶的手,伸向了周边的村民们。“芦笋收购旺季,我们会聘请周边的3000多名村民来这里采芦笋,每人每天收入在200元左右,仅此一项,农民们总收入就达到2100多万元。”陈建波的想法很简单,让老百姓握住芦苇的嫩芽,敲开致富的大门。

  常德,石门县,已年过花甲的“扶贫楷模”王新法,带着64万,千里迢迢来到这个穷山僻壤,伸出了他温暖村民的双手。修路、架桥、拉通生活用水、带领村民们种植茶叶……不到三年的时间,王新法带着他的团队拓宽村道10多公里,架设桥梁6座,把村道修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而他却牺牲在扶贫第一线,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武冈,龙溪镇,身材小巧、模样俊俏的苗家女子沈绿叶,挑起了石洪村支部书记的担子。她拿出60多万元,将天然矿泉水从17里远的云山上,用自来水管引到全村的每家每户,解决了村里的饮水问题。接下来,又捐资20万元,将水泥路修到了每个村民的家门口,改变了村民出门“晴天一脚灰,雨天一脚泥”的状况。

  在找准穷根的基础上,他们对“症”伸出帮扶的手,拉上马,送一程,让村民们从此在致富的广阔道路上,昂首阔步。

  而他们,只是这扶贫的宏大背景上的,一个个缩影。

  在今年的两会上,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积极推进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加大财政、金融的扶贫力度,省财政扶贫资金增长25%以上,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贫困县财政转移支付,基本实现全省贫困村金融扶贫服务站全覆盖,指导帮助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企业上市融资。拓展社会扶贫,开展“万企帮万村”“一家一”助学就业等扶贫活动。

  除此之外,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确保实现减少110万农村贫困人口、10个贫困县和2500个以上贫困村退出的年度目标,做好45万左右丧失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的兜底工作。

  过去的2016年,省级以上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58.2亿元,实施省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86个,直接帮扶20万贫困人口,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6万人。在今年的2月,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和怀化市洪江区成为湖南省率先整区脱贫的区县,这是湖南省“十三五”脱贫攻坚战首战告捷的标志性战果,也再次凸显了“精准扶贫”的力量。

  这片曾经贫瘠的山水之地,再不见沧桑的脸,只余从贫瘠之地里,生出的繁华生活。

  文/雁丘

  【“品读”专栏2017年第25期(总第79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