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有媒体报道,河南一名10岁男孩因长期食用含有20多种食品添加剂的零食导致肝衰竭引发网友热议,并将矛头再一次指向了食品添加剂。
近年来,屡见不鲜的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引起了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极大恐惧,多数人都认为凡是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就不安全,会对健康造成影响。真相果真如此吗?
公众把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混为一谈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说白了,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食物变得更好吃、更好看、更有品质。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营养科冯主任告诉记者:“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都要经过严格的评价和检测,在确定对身体没有安全隐患后才能被批准使用。我国目前批准使用的添加剂有两千多种,只要是按国家标准使用制成的食品就是安全的,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之所以那么多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食品添加剂背的黑锅,是因为公众将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混为一谈了。比如苏丹红、三聚氰胺、工业明胶、塑化剂、瘦肉精等等,在我国是禁止使用于食品。
不存在“零添加”食品 标准内使用无碍健康
一般消费者认为“不含防腐剂”、“零添加”的食品更安全,不少商家也捕捉到了这点心理,使用这样的描述来进行产品宣传。那么,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究竟行不行呢?
冯主任认为,几乎不存在“零添加”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已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即使不吃加工食品、所有的食物都在家做也很难避免。
比如,我们做菜会用到的食用油,一般都要加入抗氧化剂,否则其保质期会大大缩短,我们很有可能会吃到哈喇油;冰激凌很多人都爱吃,口感绵密的自然更受欢迎,这些冰激凌中都加入了乳化剂、增稠剂,否则,我们可能只能吃到硬邦邦的冰棍;还有,我们经常会在家煮面条,如果想要面条更爽滑更劲道,制作面条的过程中就需要就要加入食用碱等疏松剂;再者,我们在家做面包,也需要使用泡打粉或小苏打等膨松剂来使面发得更好。
“食品添加剂改变了食物的感官性状,使得我们的食物变得丰富多彩,从这个方向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公众没有必要过度恐慌。”冯主任表示。
建议
多吃天然食品 饮食要多样化
任何食品安全都涉及一个“量”的问题,过量使用或者滥用食品添加剂,那肯定也是不行的。食品添加剂大部分是靠肝脏进行代谢,如果长期过量食用,对肝脏的损伤最大,还会引发肾脏、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的问题。不仅仅是添加剂,所有食物都是这样,长期大量吃某种食物也可能存在健康风险。
冯主任建议,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期大量食用某种食物,这样才能避免某种添加剂在人体内聚集过多,产生慢性损害。还应尽可能食用天然食品,少吃加工食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加工食品。
另外,从营养学角度来说,要注重食物多样化,均衡营养。根据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推荐,每人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才能够满足人体获取足够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