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一个贫困村的殡葬改革 火化后统一葬到指定的山上

来源:红网 作者:王欢 编辑:王娉娉 2017-04-03 10:14:17
时刻新闻
—分享—

3月30日,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村民按照王新法生前的意愿,将他埋葬在六塔山上,坟前种了油茶树。图/记者金林

在王新法的劝说下,村民集体迁坟到六塔山。

  3月17日,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老人吴伏元去世,这在村里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她是该村“名誉村长”王新法离世后第一位去世的老人,河北籍退伍老兵王新法生前来到村里大力扶贫,并推行殡葬改革;她如何下葬,意味着这个改革在带头人离开后能否继续落实下去。

  最终,吴伏元葬在了村里指定的六塔山上。

  “全村都感觉到了压力,好在,我们顶住了。”薛家村村支书覃遵彪说,“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贫困村村民尤其不能含糊。”

  潇湘晨报记者 王欢 常德报道

  3月29日,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大雨,59岁的唐德成准备了食物和水果,去母亲坟前祭扫。

  86岁的母亲吴伏元是两个星期前(3月17日)去世的,葬礼上没有鞭炮,没有香烛纸钱,葬在了她生前明确反对的六塔山上。

  “希望母亲地下有知,能理解、原谅我们。”唐德成说。

  老人生前就看好了墓地

  薛家村地处湘鄂边界,武陵山脉东北端,是一个贫困村。

  居民多是土家族,在这里,丧事被认为是头等大事,有老人过世,全家都会倾尽财力、人力,办一场热闹的葬礼。之后,坟墓用泥土堆得高高的,四周用石块或水泥隔出位置,并竖起高大的墓碑。

  去年,吴伏元就请风水先生看好了自己的墓地。这块地在三子唐德成的家门口,土地背靠青山,面向马路,旁边有一棵大树,过去三尺远,埋葬着唐家的另一位先人。地里一年四季都栽种着茶树。

  “我母亲很满意这块地,前面有一条河,还可以天天看见儿子的家;就在马路边,也方便子孙们祭扫。”唐德成说。

  5个儿子都对母亲有很深的感情。唐德成3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拉扯几个孩子长大。在唐德成的记忆中,母亲总是像个壮劳力一样背起150斤重的石灰,去到县城里卖钱,“腰都背断了”。

  所以,当推行殡葬改革的王新法来到唐德成家,试图劝说老人死后埋在六塔山时,几乎遭到了毫无余地的拒绝,“我母亲就说了两个字,不去。”

  不去的原因,老人后来跟儿子们说了,六塔山交通不便,她担心子孙们不会去祭拜她;同时,山上没水源,而她又特别喜欢喝水,会“住”不习惯。

  对此,唐德成也很纠结。“一方面,我被王新法的精神感染,也感激他的帮助,他在村里推行殡葬改革,按理,我是应该第一个支持的;但另一方面,我母亲含辛茹苦把几个孩子拉扯大,最后连她想葬在哪里都不能满足,这也太过分了。”

  全村几百号人签字同意迁坟

  薛家村多山地,耕地极少,居民800多人,人均耕地面积却不到1亩。比如唐德成家,5口人,只有2.2亩土地。

  即使如此少的土地,村里老人去世后,依然会腾出地方来修一块好的墓地。有些人家还担心墓地被占去,就在四周砌围墙,面积达到一分地(66.6平方米)以上。

  “用难听一点的话说,是死人跟活人抢土地。”村支书覃遵彪说,他算过一笔账,目前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352人,20年后,这些人墓地占用的面积,按照人均半分地算,将占到全村可耕种面积的二十分之一左右。“再过20年,40年,60年,全村将无地可种。”

  这也是他全力支持外地人王新法在村里推行殡葬改革的原因。按照王新法的想法,火葬渐渐取代土葬,骨灰埋在六塔山上,周围栽种油茶树,在没有坟墓的区域种猕猴桃等果树,既实现了生态殡葬,又有经济效益,而村里将腾出大量本用作墓地的耕地,搞开发,或者栽种其他经济作物。

  前年底,常德一家旅游公司来到薛家村,选中一块地准备搞旅游,对方提出的条件是:必须将周边300多座坟墓迁出去。

  王新法和覃遵彪都犯了难。那块墓地是薛家村的一块老墓地,到如今都还有过世老人葬在那里,突然之间要把这些坟墓都迁出去,谈何容易?

  “但我们知道,这是咱们这个贫困村几百年难得一遇的机会,机会不能失去。”覃遵彪说。

  村里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迁坟队,队长叫简发成,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迁坟队挨家挨户做工作,“要发展,还是要祖坟”,二者选其一。

  有村民“抗议”覃遵彪说:“你先把你父亲的坟迁了,我们就迁。”覃父的坟墓并不在那块区域,但为了说服村民,覃遵彪只好放话:“我迁坟可以,但一旦我迁了,你们就不要讲任何条件地迁走坟墓。”

  村民们就没话说了。

  几经谈判,最后定下了迁坟的条件:每户人家保留爷爷辈和父亲辈的坟,将坟地挖平,上面栽种庄稼,而爷爷辈以上的坟,全部迁往六塔山。

  覃遵彪说,可能是穷怕了,也可能是信任王新法,仅仅两个月时间,全村几百号人都签字同意了。

  感谢先人们给子孙腾出土地

  2016年12月,薛家村全村开始行动,妇女老人在家中赶制薄棺材,劳动力上墓区填坟挖坟,耗时一个多月,最后迁出了80多座坟墓。

  2017年1月24日,天下大雪,这些被“请”出的先人遗骨被装在一口小小的薄棺里,统一埋在六塔山上,周围栽种有山茶树。

  “那个场面很感动人,所有人都恭恭敬敬,谁都没有怨言,小孩子都来了,给先人们送上鲜花,感谢他们,给子孙腾出了土地。”覃遵彪说,这是一堂生动的殡葬改革课,“这个事情只能慢慢来,不能说一下子就要火葬,烧这个烧那个,老百姓接受不了。我们现在至少实现了几个方面的进步,第一,没有大操大办了,没有鞭炮,没有花圈,节省了不少金钱和人力;第二,把耕地面积腾出来了,节约了土地;第三,改变观念了,我觉得这是最大的变化。”

  一个月后的2月23日,王新法因心脏病去世,其妻女从石家庄赶到薛家村,同意将他留在薛家村。王新法的遗体火化后,骨灰被带上六塔山,埋葬在渐渐浓密的山茶树之下。

  3月17日,吴伏元老人去世。靴子一下子落到唐家五个兄弟头上,他们需要作出选择。

  全家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万般纠结时,唐德成侄女唐红一句话让大家做了决定。唐红说:“就上六塔山吧,我奶奶是个开明的人,她老人家地下有知,一定会赞同这个决定!”

  他们买来了一卡车烟花鞭炮,最终没有燃放,亲人们送来的花圈也没有带上山,而是就地火化,香烛纸钱也没有派上用场。

  覃遵彪说,有了这个“榜样”,再有人过世,后人就不会纠结了。一个星期后,50岁的薛家村村民申大红在外地去世,他的骨灰被埋在六塔山上,没有鞭炮,花圈用树枝搭成,整个葬礼只有一天时间。

  3月31日,南北镇敬老院一名叫廖丙年的老人去世,她的后辈同意将她埋葬在六塔山上,葬礼只有半天,花费仅两千元。

  跟所有长眠在此的人们一样,老人小小的墓碑上写着这样几个字:移风易俗,廖丙年之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