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两会窗口充分展现中国式民主优越性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汤华臻 编辑:李柯影 2017-03-10 09:03:53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国式民主”从一开始就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从制度设计的根本上避免了空许诺画大饼的虚伪,克服了党派争斗扯皮攻讦的低效,能够最大限度凝聚民心民力,积蓄推动发展的正能量,是真正管用高效、实实在在的制度。更好地释放制度红利,推动民主政治形式不断进步、内容不断丰满、功能不断充实,求出正解、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就不成问题,牢牢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就不成问题。

  观察中国的最好窗口是什么?非全国两会莫属。相较以往,今年的两会更添了许多新元素。二维码走进“部长通道”,H5展示政府成绩单,发言人侃侃而谈幽默风趣,特别是在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房地产调控、网络提速降费、治理雾霾、民生保障等热点焦点均有举措,赢得掌声四十余次。

  作为我国最高政治平台,全国两会向人们全方位展示着“中国式民主”的规则内容,彰显着“中国式民主”的独特优势。凡是民众热切关心的,必会在提案议案乃至审议文件中找到回音;凡是当下中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必会成为会场上讨论的关键主题。群众的疑问想法,都能够获得发声表达的权利;一旦摆上议事日程,基本都能很快达成共识、形成具体举措。相较于“西式民主”始终以党派竞争、选举上位为导向,我们的民主从一开始就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从制度设计的根本上避免了空许诺画大饼的虚伪,克服了党派争斗扯皮攻讦的低效。一言以蔽之,“中国式民主”关注国计民生,能够最大限度凝聚民心民力,积蓄推动发展的正能量,是真正管用高效、实实在在的制度。

  “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就已经开始思索国家政权应该怎样组织,国家应该怎样治理。从那时起,务实高效的人民民主就被镌刻进了“中国式民主”的基因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政权;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按照“三三制”原则领导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权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各界代表、民主党派、社会贤达汇聚一堂,制定出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搭建起了协商民主的基础。到1954年,当土改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等条件成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我国两会制度初步成型。在探索构建“中国式民主”的过程中,一条脉络清晰可见:我们始终致力于带领人民设计和实践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致力于以最有效的政权组织方式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中国的两会制度之所以行之数十年而越来越显现出生机,既有当初设计者蓝图绘制能力高超的因素,也在于我们始终与时俱进充实完善着这项制度的内涵。一路走来,尽管有过波折、停顿,两会制度总体上是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民主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延伸。从实现城乡选举平权,到推动会议议程加速公开,再到代表委员的表达愈发多元,两会的体制机制紧跟中国社会的发展,实现了良好的同频互动;从当年的“投豆豆”到烙票、划杠再到电子无记名投票,从会堂里的讨论到网上征集意见再到二维码登录政府工作报告,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思路加持,推动政民沟通更新升级,为解决问题凝聚更多民智民力。事实充分证明,我们的制度不断调适自身聚焦问题、解决问题的务实本色,的确办成了许多大事、办好了许多要事。

  秉持鲜明的人民本位和问题导向,“中国式民主”赋予民众信心,也赋予国家发展的底气。今天的中国,已经重回世界舞台中央,成长得愈发自信开放。尽管步入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一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亟待破解,不同利益群体的多元诉求、庞杂凌乱的民情民意亟待回应,但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制度的科学性、高效率。有国际观察家就曾指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没有在重大决策中出现失误,体现出了制度的优越性”。更好地释放制度红利,推动民主政治形式不断进步、内容不断丰满、功能不断充实,求出正解、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就不成问题,牢牢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就不成问题。

  “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如是说。60多年过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未如此之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从未如此之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最大程度增创和发挥我国独特制度优势,“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汤华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