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连续三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健康中国”怎么建设?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 编辑:康晓乔 2017-03-09 12:59:15
时刻新闻
—分享—

  连续三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健康中国”怎么建设?代表们纷纷献计献策

  3月7日,姚媛贞代表(左二)、雷冬竹代表(右二)、沈绿叶代表(右一)接受联合访谈。 记者 赵持 摄

  【提要】

  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用近400字的篇幅来描绘“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施工图”;这也是“健康中国”连续三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有什么新举措?报告有什么新提法?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湖南如何撸起袖子加油干?3月8日,我们邀请三位全国人大代表,为大家一一解答。

  【嘉宾】

  姚媛贞: 全国人大代表、张家界市人民医院院长、农工民主党张家界市市委委员

  雷冬竹: 全国人大代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

  沈绿叶: 全国人大代表、武冈市龙溪镇石洪村党支部书记

  【焦点1】

  建设“健康中国”,你最关心什么

  主持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健康中国”建设你最关心的是哪一点?

  雷冬竹:我觉得是“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这项政策影响的群体很多,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退休老人跟随子女在外地,成了“候鸟”老人,医保实现全国联网后,他们在哪儿都能看病报销了。

  沈绿叶:我最开心的是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又提高了。这5年看着医保补助从320元、380元、420元、450元这样一点点往上加,老百姓看病又能少花点钱了。

  姚媛贞:我个人最关注的是首次提出的“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把三甲医院、市县医院、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资源通过医疗联合体实现有机结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增强基层服务能力,会产生“1+1+1>3”的效应。

  【焦点2】

  异地医保直接结算需统一报销目录和比例

  主持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湖南目前是什么情况?重点和难点在哪里?

  雷冬竹:我了解,目前省内14个市州的异地医保省内结算还是有一些问题的。打个比方,永州和衡阳的病人到我们郴州来住院,永州的病人可以直接结算,但衡阳的病人就很麻烦。为什么呢?因为各市州的医保目录和自费比例有差异。要实现全国联网的直接结算,可以考虑区域性试点模式,将医疗资源、社会经济水平较为接近的几个省市或地区划为可联网结算的大区域。

  姚媛贞:现在我们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医保对报销目录、报销品种和报销比例都是不一样的,根本原因是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各地在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上存在很大差异。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异地医保跨省直接结算,就要有一样的政策、报销比例和报销目录,这需要从国家层面加以推动。

  【焦点3】

  关注二孩孕产妇,注重优生优育

  主持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适应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强生育医疗保健服务。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建立与之配套的相关举措?

  姚媛贞: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高龄孕妇大大增多,出生缺陷的可能性随之增加。目前,我国出生缺陷有三级预防机制,分别是孕前优生、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筛查。因此,建议省里在三级预防筛查机制上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监管,让每个妈妈都能生下健康的宝宝。

  雷冬竹:从我们的实际工作经验来看,高危孕产妇的救治,基层山区是块短板。很多二胎妈妈特别是家庭较贫困的二胎妈妈对孕期保健不够重视,常常等到有问题的时候才来医院,因此一定要加大基层孕产妇救治防控机制建设,可以将孕期保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鼓励孕妈妈们按期检查,保护自己和胎儿的安全。

  沈绿叶:二孩政策放开后,我身边很多姐妹陷入了生或不生的纠结中。我认为各卫生体系、医院可以通过电话、微信、微博设立免费咨询机构,解答夫妻关于生育“二孩”的问题。

  【焦点4】

  合理的薪酬杠杆

  让优秀医疗人员下“沉”

  主持人:目前,“大医院挂号难,小医院看不好病”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该如何加强基层医疗力量,真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放心看病、看好病?

  沈绿叶:把病人留在基层治疗,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有能治病的医生,二是基层要有管用的药。所以一方面要请大医院加强对村医的培训,另一方面要有激励机制,拿出更高的补贴和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有能力的年轻医生到条件更艰苦的乡村去服务。由于只有基本药物目录里的药品才能报销,所以村卫生室只开这里面的药,但这不能做到对症下药,应该及时更新和完善药品目录。

  姚媛贞:现在基层医疗机构最核心的问题还是人才缺乏的问题。现在不光是村医,很多乡镇都没有执业医师,很多医生考上了执业医师,都去城里的大医院了。所以还是一个激励机制的问题。前几年政府提出鼓励医生多点执业,从长远看,合理的薪酬杠杆,才是撬动优秀医疗人员“沉”到基层的“长久之计”。

  雷冬竹:我觉得重点是分级诊疗要落地。通过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消融优质医疗资源的壁垒,正是在现阶段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的有效载体。我们要从体制机制方面着手,让医生真心愿意到基层来。比如说,现在医生服务的定价标准是按医院级别来确定的,同样一个医生做手术,在二级医院的手术费就比三级医院便宜,这样不科学,应该按照医生的价值来确定服务标准。

  ■特派记者 李琪 整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