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两会红网系列评论之八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做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在关于文化发展的问题上,报告提到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走出去”显然成了一个真正的强音,响彻于会场内处。“文化先行”或成功地走出去,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对市场品牌的打造,功效是显而易见的。而须厘清的是,文化之所以有如此之魅力,或无限的对其他行业发展的辐射力,这一切的根本就在于文化内在的扩展性张力。这是文化的生命力,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立足世界的文化底气。
在某种意义上,给予文化这种生命力,是文化自身的开放与包容。中华文化发展至今,备受全世界关注与追崇,也就在于它始终以一种开放、进取的姿态,不断同化与学习外来文化,将这些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转化为自身的养料。纵观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一方面国内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不断融合,实现文化认同,尤其汉代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生活领域相互借鉴,如“笨重的汉服”被改进了,从唐朝始,皇帝服饰不再是“汉代皇帝冕服”。汉族老百姓也借鉴了少数民族“窄衣小袖、死裆裤”的衣着风尚,生产能力和战斗力得以增强。饮食、医疗、教育等其他文化上亦然。
另一方面,中华文化与外国文化也不断在融合发展。如当时世界各领域基本上都处于领先的唐朝,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中心的融合发展生态。“百鸟朝凤”般的盛景,并不阻碍唐朝不断学习他国文化的热情,一些先进技艺,甚至农作物都被引进来,这是一种“文化大气”,亦是“文化自信”的最好诠释。开放包容,基本上成为了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特征,也因此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繁荣与进步。哪怕在晚清“闭关锁国”的背景下,湖湘大地也出现了陶澍等为代表的经世主义士大夫、魏源为代表的改革派,大力倡导立足中华文化传统,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这种开放,也加快了外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更有益于中华文化的积极传播。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中华文化融合发展的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必须坚持“融合创新”发展。融合,意味着在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大胆地对外开放、兼容并蓄,不断合理汲取不同其他文化的营养,进一步实现自身的繁荣。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上一再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向世界发出了清晰的讯号。
开放中实现融合,必然要在创新中努力作为。与一般产品相比,文化产品大多有它审美情趣的特殊性,所以文化产业要发展,文化市场要繁荣,首先得推出一批有特色、高附加值,且能获到消费者认可的代表作,尤其是国家大力号召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的当前,更须如此。在这一意义上,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国家层面要大力支持实力较为雄厚的国有文化企业走出去,借助资本的力量,以并购打通一些走出去的平台与渠道,正如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曙光接受人民网访谈时所言,“只有产品、渠道、平台、资本都一起往外走的时候,中国文化才按照它自己的逻辑或者自己的方向加快发展的速度”。
总之,“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强化创新引领,走好开放的融合发展之路。
文/洪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