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坚持稳中求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读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王伟健 侯云晨 编辑:李柯影 2017-03-06 09:36:16
时刻新闻
—分享—

  6.5%

  增长预期目标合理可行

  解读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代表

  采访人:本报记者 王伟健 侯云晨

  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GDP预期增长目标设定为6.5%左右,有何深意?

  “这一目标既符合新常态的大逻辑,也符合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这个速度既是可行的,也是可期的。”蔡昉代表说。

  蔡昉分析,新常态的一个特征就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我国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发展阶段到了一定时期,适龄劳动力供给下降、劳动生产率增速减慢、投资回报率下降,潜在增长率自然降下来,要回到10%左右的增速既不现实,也没必要。

  “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既是保民生、稳就业的需要,也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实现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要求。”蔡昉说,2016年我国GDP增速是6.7%,而且就业状况非常好,失业率有所下降,说明我们的速度没有问题。

  蔡昉说,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得到充分利用,就不会有周期性失业,“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速不能突破6.5%的底线。只要保证了这个速度,也就保证了我们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增长,也就实现了城乡居民的收入翻一番。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蔡昉说,这意味着更多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方式调结构,释放改革红利,让经济下行趋势有所平缓。“过去讲的宏观经济政策大多是需求侧的工具,今后的工具箱里会有更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方案。”蔡昉说,实现GDP增长目标,归根到底还是要靠重点领域的改革。他举例说,到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45%,每年1600万人口从农民转为城市居民之后,既增加劳动力供给规模,又重新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同时还能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

  蔡昉说,“十三五”剩下的这几年,如果各种改革因素到位,特别是人口生育率提高,长期潜在增长率会更平缓,会遵从一个长期的L型曲线。

  3%

  赤字率不变减税降费力度不减

  解读人: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委员

  采访人:本报记者 齐志明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这样的安排出于何种考虑?

  “今年的赤字率和去年持平,说明财政政策保持了‘积极’主基调,但也没有加码,体现出稳妥、谨慎的综合考虑。”贾康委员说。3%的财政赤字率,从国际经验看,依然处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

  “赤字率保持不变,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减税降费。”贾康说,当前在财政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政府想满足方方面面的支出,难度更大了。去年营改增减税额规模达5000亿元,今年将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减少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这就有必要安排赤字。

  贾康说,与单纯加大政府投资和给予企业财政补贴相比,减税降费更能激发企业的活力,有利于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产品创新和转型升级,从而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减税方面,今年会有何动作?贾康说,去年营改增全面实施,今年将继续优化相关制度,使这项改革在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持续发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作用。另外,今年还将着力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进一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在降费方面,贾康认为,目前行政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社保、住房公积金等都具备一定的调整降低空间,切实降低这些企业负担,将对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起到促进作用。

  “能减的税要继续减,非税负担要大幅降低。”贾康认为,通过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使企业轻装上阵,更快更好地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

  1000万人

  脱贫攻坚更加注重实效

  解读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范小建委员

  采访人:本报记者 顾仲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这是一个底线目标,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体现出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范小建委员说,目前全国还有4300多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每年至少要减少1000万人以上。

  去年全国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范小建分析,当前剩下的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更加集中在连片特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因病致贫人口、老年人的比重越来越高,文化素质不高、没有劳动力或缺乏劳动力的贫困人口比重越来越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实现今年减贫目标,需要政策继续发力,综合施策。”范小建说,一方面要抓好现有各项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另一方面要把连片特困地区的发展与精准扶贫的措施结合起来。下一阶段的扶贫工作要更突出重点,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区域攻坚的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力度;把贫困村作为脱贫攻坚重点,帮助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把重病人群、长期病人等特殊贫困群体作为重点,加快脱贫步伐。

  脱贫重数量更要重实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范小建认为,这要求提高各项扶贫措施的针对性,缺什么补什么,做到真正补短板,而不能搞“锦上添花”。

  “完成年度减贫任务,还要处理好政府主导和群众主体的关系,处理好减贫与返贫的关系。”范小建认为,不要因为政府签了军令状,就忽略了群众的主体地位。扶贫举措要注意长短结合,把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提高发展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脱贫的稳定性,减少返贫。

  1100万人

  就业目标四年首次上调

  解读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代表

  采访人:本报记者 丁怡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这是就业目标自2014年以来首次上调100万人。经济增速放缓,就业目标反而提高,为啥挑战更高难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这体现了政府更加重视就业的导向,可以说是自我加码。”郑功成代表认为。

  1100万人的就业目标高不高?“去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连续4年超过1300万人,实现今年的目标应当没问题。”郑功成分析原因,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总量依然很大,这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基础。另一方面,就业对GDP增速的依赖在弱化,但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依赖在增强。“服务业对就业的容纳能力很强,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51.6%,并且进一步提高,就业空间会越来越大。”郑功成说,加上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完善,小微企业减税降费、负担减轻,就业有信心保持稳定。

  积极因素可期,压力不可低估。郑功成认为,当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尤其体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上。“2017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将再创历史新高。虽然这个群体的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但很多人对自己的岗位并不满意。如何加强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与诉求相匹配很重要。”

  此外,2016年去产能过程中安置职工72.6万人,今年大约还需安置职工50万人,这部分群体的就业任务依然繁重。郑功成认为,要着重对这个群体进行再就业帮扶,做好社会保障服务,鼓励其转岗就业和创业。也要鼓励企业优先录用安置职工,实行公益性岗位托底等措施。

  “就业既要重数量,更要关注质量。”郑功成说,当前新业态不断涌现,拓展了就业空间。但与传统行业就业不同,新业态的就业存在流动性强、社保不规范、劳动保护不完善等问题。完善符合新经济新业态用工特点的就业、社保等规定,健全新业态就业服务体系,是今年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12%

  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

  解读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

  采访人:本报记者 王 观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余额预期增长均为12%左右。这比去年13%的预期目标略微调低,这样调整有何用意?

  “这表明今年货币政策依然保持稳健中性,要比去年更加稳健。”马骏分析,去年M2/GDP比例、广义信贷/GDP等宏观杠杆率指标仍然上升过快,一些大中城市出现房地产泡沫,债市也一度出现过度使用杠杆的问题。为了防止宏观杠杆率继续过快上升,逐步降低微观杠杆率,防止出现大规模的资产泡沫,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有必要适当调低M2增速目标。

  马骏说,从实体经济有所回暖的迹象来看,货币流通速度有可能略微加速,这也使得以稍低的广义货币增速来支持合理经济增速成为可能。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合理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疏通传导机制,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

  马骏认为,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一个重要含义是避免金融资源过度投入到投机性、套利性活动,比如炒房地产、一些企业将低成本资金转手套利等现象,因为一旦这些活动占用了过度的金融资源,会抬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挤出中小企业、科技企业和绿色企业。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并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解决一系列体制机制问题。”马骏说,要建立抑制房地产价格的长效机制,强化国有企业地方平台的预算约束,有效处置“僵尸企业”破产倒闭,通过专业化担保机制解决中小企业、科技企业、绿色企业的融资贵问题,发展适合特定实体经济板块的股权和债券融资模式。

  3.4%

  降低能耗力度大措施严

  解读人: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委员

  采访人:本报记者 赵贝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今年去产能力度会更大,措施会更严。”高吉喜委员表示。

  近年来,我国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高吉喜认为,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是空前的,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加大,重化工业比重降低,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去年,全年退出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实现今年的降低能耗目标难度不小。”高吉喜说,深化去产能面临“僵尸企业”处置、人员安置、银行债务等难题。目前国内钢铁行业扭亏、煤炭行业盈利,一些地方和企业难免会产生松懈情绪。

  “坚决淘汰不达标的落后产能,严控过剩行业新上产能。”高吉喜说,从政府工作报告看出国家的信心坚定。今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为清洁能源发展腾空间。深入推进去产能,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要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有效处置“僵尸企业”。

  “虽然单位GDP能耗下降快,但能耗总量整体偏高。”高吉喜说,目前我国已出台优化能源结构的全面规划,“我们不能仅满足单位GDP能耗的下降,还应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最终目标要让能源消耗总量降下来,实现绿色发展。”

  高吉喜说,实现今年能耗目标,要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要加大创新驱动,助推转型升级,通过绿色发展使技术红利充分释放。要完善考核标准,落实环境责任,不能只看地方GDP等经济发展指标,还要看污染物排放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等指标。

  《 人民日报 》( 2017年03月06日 10 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