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年春节来临之际,我们约请参加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的大学生作者,记录下在返乡过年期间各自的点滴感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他们眼中的春节与年味。现将他们的成果与诸位分享,也谨以此文和大家共同开启全新的2017年。
1月21日,也是南方的小年,和父母去超市采购年货。虽然离春节还有一周时间,但超市里早已红红火火,收银员服装、商品陈列、外放音乐……无不洋溢着满满的“年味”。的确,相比于便捷的网购,在超市里买年货显然更麻烦,要提前列清单、排队结账,还要自己手提肩扛。但“年”是有味道的,繁杂的年货准备本身也是“年味”的一部分。解决生活需要的同时,享受置办年货的过程,也是一大乐事。
时间:2017年1月21日
地点:安徽芜湖世纪华联超市
作者:班志斌(重庆大学)
大概在腊月三十的前十天,家乡的公园里就会早早地挂起红灯笼,到晚上的时候,盏盏红灯亮起,串成红色的灯龙,汇成红色的灯海。归家的学生,或是安享晚年的老人,或是蹒跚学步的小孩,经过时都会停下脚步看看这一点红,感受灯笼里摇曳的温暖。情由景生,景由情浓,回家的温暖和春节的气氛就在情景的相互作用下更加浓烈。所谓春节,大概就是归心的登岸,是漂泊的停靠,一年的辛苦与奔波,就在亮灯的瞬间烟消云散;所谓故乡,大概是无论身在何处心中都一直亮着的那盏灯;所谓新年,大概是总结过去的一个或有些许缺憾的句号,和带着希望重新起航的省略号……
时间:2017年1月23日
地点:福建漳州江滨公园
作者:卢雅君(湖南师范大学)
今年是乡下老家第三次举办“村晚”,也是我第三次主持“村晚”。从前年始浙江开始鼓励农村举办村民们自己的春节联欢晚会,爷爷奶奶们都很积极,自己排练节目,自己掏钱买演出服。或许他们的节目很简单,会场也很简陋,但是每个人都很专注投入,甚至会对我的主持词提出意见。
平时留守家中的老人们娱乐活动匮乏,这一年一度的“村晚”不仅仅是展示自己节目的舞台,也是农村难得的联欢场合。而对我而言,“村晚”也让我在这世情渐淡的年代,感受到了“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的浓浓年味。
时间:2017年1月23日
地点:浙江丽水老竹镇后坑村
作者:张宇(湖南师范大学)
年底在长江边儿一个叫大桥的小镇上,偶然拍到了这么一副春联。经过一年的风吹日晒,红纸已经褪色,翘起的边缘脆弱得一碰即碎。这是我多年来看到的最言简意赅的新年楹联,没有花哨的措辞,也不讲究工整的对仗,却让我看到了蛰伏在每个中国人心底最朴素的愿景、最简单的虔诚。有时,笨拙又直白的表达,真是胜过千言万语。
时间:2017年1月25日
地点:江苏扬州大桥镇
作者:王昱(北京大学)
从小到大过年,印象最深的就是挂灯笼。从高一到大三,从门前那棵树还是一人高,再到如今的6米多高,可以说每年挂一次灯笼,都见证我的成长。虽然,树一天天在长高,但家的坐标没有变,过年的味道也没变。有人说,现在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但可能是我们自己丢失了过年的那种感觉。在新年里,祝所有人快快乐乐,阖家幸福。
时间:2017年1月26日
地点:四川成都合江镇南天寺村
作者:宋潇(西南科技大学)
外婆家的年,是浓浓的普宁味儿。这味儿啊,大都离不开一个“粿”字。像粉粿、油粿、炒粿、粿条、粿汁儿……个个都是内外秀中,各具风味。我家现已常住东莞,可自小就垂涎家乡美食,无奈久久才能回一次,每次一回必是口下不留情,盘盘必争,绝不留半点“漏网之鱼”。要说年到底是什么味儿,我想就是这浓浓的普宁味儿、潮汕味儿。
时间:2017年1月28日
地点:广东普宁
作者:张燕婷(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