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网购食品快速增长 九成消费者担心安全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闵美颖 实习编辑 袁千惠 2017-01-17 10:00:31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网北京1月13日电(刘文婷)“在我的2016网购清单中,有三成是食品。”近日,不少网购达人在朋友圈晒出支付宝年账单,其中食品成为80后、90后“剁手”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内消费者对网购食品的热情再达新高,质量“呵呵哒”、食安问题顺势成为社会焦点,网购食品消费行为调查数据显示,食品质量已经成为影响网购食品重复购买力的最关键因素,超九成消费者担心网购食品安全问题。

  如何化解食品电商“下半场”的困境?在1月12日中国食品电商发展研讨会上,业内专家、学者以及电商代表分别阐述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了对应建议。

  网购食品热潮背后:社会共治正当时

  “目前,我国的网络食品经营与监管基本上已达到有法可依,然而监管机制仍需完善。”国家质检总局原总工程师、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刘兆彬认为,高标准的监管需求相对需要更优质的检验检测实验室、信息化可追溯系统,监管部门团队也急需增员壮大,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不够高效,以及在企业激励机制和社会共治制度上设计上还有不足。

  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监管必须“零容忍”,因此要充分调动多方利益主体共同治理。在研讨会上,刘兆彬再三强调当下完善社会共治体系的重要性,并提出四点建议。

  “首先,法治社会决定了我们要将问责设定为体系核心,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第二,建立公开透明、信息对称为核心的舆论共治体系,充分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并熟练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第三,建立以责任利益对称的绿色产业价值链;第四,建立绿色网络平台。”刘兆彬表示,食品人要把“质量应当成为一种信仰”,质量安全是产品的根本,因此要严格把好质量关。

  此外,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中国食品(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洪涛解读网络食品产业现状时表示,当前食品行业正出于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相对应的网络食品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同步得到了迅速发展。

  洪涛介绍,2016年生鲜农产品网上交易额达到1000亿元,2018年预计超过1500亿元。而我国网络食品现状,2014年800亿元,2015年1050亿元,2016年已高达2200亿元。其中,生鲜农产品在2015年的网上交易额达到544亿元,增长了87.7%,2018年预计超过1500亿元。

  对于未来网络食品产业将如何发展,他认为,标准化、规模化、多功能、品牌化、全渠道、国际化、智能化、体系化、社区化、法制化将成为食品电商“下半场”的主流趋势,企业应凭借网络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优质服务,加强品牌建设。

  调查显示:仅半数网购食品价格“物有所值”

  与此同时,新京报在研讨会上发布了《2016网络食品消费蓝皮报告》。在这个针对15个主流电商平台所售160个食品的测评体验调查结果中显示,78.13%的食品销售方案令人满意,50.63%的测评者认为食品价格符合心理预期,仅半数“物有所值”。

  时效性是决定食品品质的关键因素。在配送环节,93.79%的网购食品能在电商承诺的时间送达,垂直类电商平台的配送时效和体验优于综合性平台。其中,春播网、顺丰优选、沱沱工社、优食管家在12-24小时内配送的样品比例分别为87.5%、100%、62.5%和75%。不过,U掌柜、本来生活、中粮我买网也出现了超出48小时配送的情况,占比分别为62.5%、50%、50%。

  数据还显示,“打折”是消费者最喜欢的网购食品促销手段,选择比例达47.84%,另有26.29%和15.95%的消费者对“免邮”和“买赠”的促销方式感兴趣。“秒杀”和“积分”则相对受冷落,仅分别有8.19%和1.72%的消费者认可。

  一些平台及商家看似诱人的促销背后实际价格却无竞争力,甚至高于节后售价。有10.63%的测评样本反映出网购食品在价格上并未较线下渠道有优势,而垂直类电商的运费普遍较贵,或成为阻碍消费者网购食品的一大因素。

  在食品安全方面,159个样本771项数据的“合格率”达81.13%,但仍有30个样本检出微生物不达标,超三成网购食品样本标签内容缺失;在售后体验环节,整体满意度达88.14%,“品相不佳”较“质量问题”更易获得理赔。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