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这两天被“豆瓣、猫眼、评分”这些关键词刷屏了,满满当当的文章链接塞得我不胜其烦。看得出来,朋友圈里很多人气坏了。事情的缘起并不复杂,人民日报客户端推送了一篇评论,文中“个别大V、公众号为博眼球、圈粉丝、流量变现等目的,发布恶意的、不负责任的言论,严重破坏了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的言论触了众怒。
其实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孤例。观察热点这么长时间,从李拯的《失去奋斗,拥有再多房产也将无家可归》,到我自己写过的《掉进裸贷陷阱的女大学生并不可怜》,如今舆论场一个愈来愈明显的趋势是:评论越来越具备设置议题的能力。
评论能够设置议题、在舆论场上引发足够的关注,单凭观点和判断的新锐、偏狭、跟大众唱反调是远远不够的。网络公号那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评论家”多了,但能引发海啸般反应的几乎没有。这是因为,它们缺失两种必备的要素。其一,足够亮眼的背景底色。其二,足够浓烈的逆反情绪。
足够亮眼的背景底色,既指作者身份标签,比如人大教授、北大硕士、中科院专家,也指媒体属性,比如中央党报、中央团报。底色越厚重,越扎眼,杂糅的要素越多,评论设置议题的能力越强。
而足够浓烈的逆反情绪,更多意味上来自官媒凝结在大众心理那块令人生厌的刻板印象:不说人话、不接地气、爱好宣教、擅长灌输、文风生硬、语气强势。在这种固化的社会情绪下,其实党媒写什么都挨骂。相比之下,那些走野路子的公号评论家,无论再怎么挑逗大众,也不能激起这种逆反。
拿豆瓣这件事说,尽管那篇评论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抛开对立逆反的情绪,你不得不承认这一家之言也不是毫无道理。混乱的影评界,的确有很多假“言论自由”之名以行的恶意攻击。我个人也非常反感那种刁钻的影评文风,挖空心思列出十几条罪状,好像非得给人家批得体无完肤,才能衬托出自己很懂艺术,很懂创作,很有文化。这种现象在针对国产电影的评价中的确更为明显,逢国产必烂片,几乎没有一部作品能够幸免。这个时代都有种特别傲娇的审美习惯,总愿意通过鄙夷一样东西,来标榜自己卓然不群的品味。比如,我十多年从来不看春晚,我从来不屑看电视,国产电影全是烂片,总以骂声来承载情绪,总以拒绝一切的态度全盘否定,既粗暴又缺乏善意。
但是,一旦由“人民日报”背景色彩的官媒评论设置了议题,大众就很容易火力全开地去讨伐媒体,骂它手伸得太长、管得太多,不太愿意平和地进入作者的逻辑,急于把作者的观点批倒,把刊发奇谈怪论的媒体批臭。
相较于观点本身,人们更关注的是观点的“身外之物”。评论之所以能够继热点之后,在舆论场上“二次设置议题”,也正是因为民众在心理上没对官媒进行祛魅,社会观念还是根深蒂固地把评论当做“上级精神”“高层指示”的传声筒,总觉得官媒评论都是有弦外之音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且哭笑不得。我在中青报写过的好几篇评论,网媒进行转载时,一定要在标题前着重加上“中青报刊文”“中央团报刊文”,但事实上到底有没有人在背后授意我、有没有人向我传达什么观点指示,我是最清楚不过了。
评论能够设置议题、成为热点,其实是件好事,起码证明这文章有人看了。很多评论文章,除了填充版面,实在也没什么大用,想反驳都抓不到可以反驳的观点。作者身份再显赫、媒体再高大上,也掀不出什么波澜。那种充斥着口号、排比句、学术腔的评论,完全让人读不下去,更不可能产生什么观点争鸣和舆论海啸。比起视角偏狭、剑走偏锋的一家之言,更可怕的是众口一声、众声沉默、无人问津。
我甚至认为,在舆论场上设置一次议题、是一个评论员真正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如果终日端坐在电脑前,敲打着无人细看的干瘪语句,评论很容易变成孤芳自赏的文字游戏,永远不知道大众的痛痒,永远不知道舆论的雷区,也永远掌握不好说话的分寸与创新的尺度。一个评论员,如果终其一生都没在舆论场上掀起过一次波澜、没引起过任何争议,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他职业生涯失败的表现。
这场因评论而起的舆论争执,最后终结于人民日报评论部公号的一句“以此为准”。这句看上去很霸气的话征服了很多人,让很多人觉得放心了。但我完全不这么认为。因为这充分说明,评论设置了议题后,真正的解释权、裁决权还是牢牢攥在媒体手中。其实无论是惹了一身争议的一家之言,还是很合民意、很得民心的锐评,都不足以成为一锤落音的口风定调。言路真正开放的社会,不是你说以谁为准就以谁为准,应该把问号交给公众去回答,去选择。
文/王昱(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