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飞越热搜的“流水线”

来源:红网 作者:秦聪 编辑:夏熊飞 2016-12-25 00:02:26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当获取信息的媒介趋于数字化,当信息化时代的工具趋于智能化,我们时常为信息所奴役,从流水线中生产的热搜话题大行其道成为人们的谈资。

  毋庸置疑,热搜是网络上实时更新的热门资讯,在某些程度上,反映了当下民众关心的热点话题的总体倾向和势态。但当受众的群体愈发广泛,热搜似乎成了流水线上批量产出的搏眼球的舆论产品。无论是网络热词、网络红人的突然走红,或者娱乐八卦、社会新闻的广泛传播,无一不凭借热搜的翅膀扶摇直上。

  空降的热点话题蓦然“篡位”榜单;一连串的认证大V们频频发声同类话题;刚下锅的新闻事件马上点击率突增火候正好……这些表面上平静如水的舆论媒介,其实总有着看不见的手去推动这些舆论“等闲平地起波澜”,保持着热搜榜上眉眼可见的一片欣欣向荣。

  然而,这样的局面导致一群无助者只浅觑到流水线的生产效应,错把舆论监督放大化,甚至与执法管理画上等号。前不久的日本遇害女孩江歌的母亲在微博上疯狂转发各类大V的微博,转发内容都是相同的无助的呼救。在这位母亲的坚持转发之下,网友们热心助推微博的热度,才终于引起了一些官方微博的关注,并最终帮助这位母亲前往日本了解和处理整件事。

  单拎出这件事的结果,固然达到了这位母亲的预期。但事情发生的由始至终都未曾在热搜上瞥见关于这件事情相关话题的身影,在热搜上活跃着的依旧是娱乐八卦以及莫名其妙“买”上榜的话题。诚然,我们不能单凭此事定论出热搜完全是商业化和娱乐化,兴许只是恰好未达到热点程度的标准。但我们需要厘清的是,当人们过于期待热搜带来的舆论效应,容易忽略本该进行的相关法律流程。这样的本末倒置,亦滋生了微博上愈来愈多的实名举报、实名投诉等行为。但若只依靠如是做法,依旧只是不痛不痒的隔靴搔痒而已。

  麻木的娱乐,会导致麻木的娱乐化,热搜亦是如此。当我们开始顺着热搜话题开始说起了“蓝瘦香菇”、当我们顺着热搜话题开始讨论起了“虹桥一姐”、当我们说着热搜话题开始八卦起了明星花边分分合合……我们已经陷入流水线的窠臼,达到热搜效应的预期舆论导向。而这难道不也正是热搜的流水线背后需要考量的地方吗?

  热搜的效应不应该被妖魔化,但我们依旧要飞越热搜的流水线,选择性接收这个信息多元化时代的信息。

  文/秦聪(湖南师范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