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雾霾讨论的话语表达也是一道测试题

来源:红网 作者:张璐 编辑:林旻煜 2016-12-23 00:07:01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华北、黄淮等地遭遇今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范围广泛的雾霾天气,京津冀等地空气出现严重污染,多地PM2.5浓度超过500微克/立方米,AQI指数频繁“爆表”。同一片雾霾下呼吸着的人们,轮番使用着各种“应对神器”,当然也有在雾霾中坚持让学生考试而被推到舆论风口浪尖的校长,也有“雾霾天交警监控抓拍失灵”的谣言引起围观。

  可以说,眼下很难有一个可以“媲美”于“雾霾”的词汇来引起这么多的公共讨论了,在调侃与担忧之余,这种“雾霾讨论”却是可圈可点,颇值玩味。

  “十面霾伏”在当下中国已经见怪不怪,如果说在数年前它突然来到中国还引起一番轰动的话,那么现在它就如同家中常客,“入冬了就会来逛逛门”。也正是因此,雾霾作为长期经济发展负效应的体现,要彻底根除恐怕还需要时日。然而在治理雾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面前,那么评论家们最驾轻就熟的质疑套路,那些调侃段子笑话甚至“奇观”满天飞就会显得力量微弱,于空气质量改善并无丝毫益处。

  这其实就说明,老问题面前的陈旧质疑声音或者围观态度,其实意义不大。即使那些目前被认可的“治理措施”也并不是完全可以推广,换言之,关闭一些企业工厂并不难,限号出行公交免费也很容易推行,但如此造成的经济压力、行政成本却容易造成新一轮负担,一些应对措施始终还停留于“拆东墙补西墙”的思维之中。

  在这起“雾霾讨论”中,很显然的是,由于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的发展,有关“雾霾”的讨论越来越明朗化,它从从“不可看见”变为了“可看见”,这确实是中国社会在公共言论以及公民知情权方面的一大进步。这种发端于普通民众、草根阶级的社交讨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当遭遇雾霾这种“生态性危机”时,人们便自发借助于媒体力量和传播手段,继而发展成一场以“雾霾”为主题的公共讨论,推动了人们关心、讨论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自觉性和参与感。

  目前看来,这场正在进行时的“雾霾讨论”并未偏离理性的轨道,某种意义上也是社会心态趋向成熟的表现。我们知道问题在哪?我们也乐见问题得到解决,但我们更希望这种“解决”所带来的破坏性最小。舆论空间泛滥着的如果尽是恨不得一日之内雾霾尽散的心态,无疑会造成更大的社会危机。给予治理过程一些理解,就是对治理最大的个人贡献。治霾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空气”,不因官位高,不因财产厚而给人任何特殊,“雾霾对任何人是公平的”虽然是个冷笑话,却相当真实。

  透过作为一场公共事件的“雾霾讨论”,我们很容易看出的是,这种话语表达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吐槽的方式而存在,也不是纯粹消极和惆怅的社会成员的吐露感慨,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场事关全民的“雾霾讨论”中,逐渐超越了一己之私而在追求一种全员共享的社会最大认同“公约数”。从一种私人利益的关注走向公共权利的关怀。正如河南安阳林州市临淇镇一中组织多名学生在雾霾中露天考试引发网上空前一致的批评之声一样,没有人把这个孤立的事件当做一个段子一个笑话,而看作是一种对个体权益的侵害。在记者采访中也有人感慨“1000万吨钢,10万人就业啊”,这种不光体会到自己受到雾霾困扰,也能感知到更多人的冷暖生存,无疑还是这次讨论中最打动人心之处。

  治霾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要讲科学,要讲系统思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让人想起之前有评论指出那样,有关“雾霾讨论”的公共事件,越来越趋向于法治事件,舆情对热点问题的关注中,在情绪的表达之余、法治的思考、长远的考量无疑越来越有份量。

  文/张璐(兰州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