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张艺谋的新作《长城》上映后,陷入了舆论的漩涡,口碑堪危。其中,一个名叫“亵渎电影”的影评人微博似乎格外激动,该微博于12月16日凌晨发布了一张将影片海报上的人物全部P成景甜的恶搞图,并发文称:“张艺谋已死!”还发布了三个蜡烛的表情。此举引发乐视影业不满,当日便发布警告函,要求该影评人删除微博、置顶道歉,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12月18日人民网)
张艺谋执导的首部奇幻大片《长城》,上映之后遭遇了严重的口碑危机,甚至有影评人发文声称:“张艺谋已死!”。虽然“某某已死”的论调有失偏颇,但乐视影业对其“大力回击”,甚至要追究法律责任未免有点“反应过度”。
电影作为文化产业,与观众进行“情感互动”是它的天然属性之一,上映的影片接受观众的各种“审美检验”也是理所应当的。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对《长城》赞不绝口,也会有人大失所望。很多时候我们能接受过分的赞扬,却很少能接受过分的批评。对影评人发警告函,就体现了乐视影业对“过分批判”的“零容忍”。
面对“某某已死”这样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评论,其实作为电影方的乐视不必“小题大做”。就像伏尔泰的名言:“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在观念的市场里,总会有许多极端的声音,如果没有持续的煽动或者压制,各种意见总会在摇摆中回归中庸。相反,如果采取警告、禁言、要求删除微博等方式,不仅不会让极端的言论收声,还会因剥夺他人的话语权而让话题重新被推向风口。电影方与其花精力“打口水战”,要求别人删除微博,不如放任自流,让虽然不妥但毕竟无伤大雅的言论自生自灭。
至于电影的好坏,不如交给时间和观众。一部好的电影不会因为一个极端影评而被“宣判死刑”,同样,如果真是不怎么样的电影,也不会因为制作方义正词严的警告函而“起死回生”。有意思的是,在第一波差评逐渐退潮后,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对《长城》的评价正在慢慢回升,许多人表示都“也没有那么难看嘛”,同时豆瓣评分也涨到了7.3。电影究竟“是骡子是马”,有实力还是虚火旺,观众看了自然心中有数,那些“非某某不死”不能言志的论调,就宽容地让它自生自灭吧,实在不用“小题大做”予以还击了。
文/蒋梦雨(湖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