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以充盈心态涵养“指尖生活”

来源:红网 作者:张璐 编辑:林旻煜 2016-12-15 00:06:08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2016年行将至终点,回望这一年的“年度汉字”,是“刷”。这是个全民刷屏的时代,刷微博、刷微信、刷淘宝、刷外卖、刷网剧、刷直播,刷票房、刷流量,人人似乎因“刷”书写着存在感。杭州G20峰会《最忆是杭州》刷新了大国形象,里约奥运中国女排时隔多年再次刷出了国人自豪感,聂树斌案件平反昭雪在创下司法史多个记录的同时也刷出了民众的法治信心。12月13日,《新周刊》推出2016年度汉字:刷。

  但是作为“刷”效应的最直接体现,有关“刷朋友圈”的种种声音愈来愈引起我们关注。有微商刷屏、拉票求赞让人高呼“受不了”;也有假新闻伪鸡汤泛滥让“中老年人的朋友圈”彻底沦陷;有年轻人手绘“微信使用守则”教会父母刷朋友圈,也有“你的朋友圈屏蔽父母了吗”的发问一度让年轻人沉思愕然。可以说,大千世界,五花八门,都在以“朋友圈”这种便捷的形式和我们产生着某种莫名的联系,近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指尖上的生活如何度过”是考验现代人的一道难题,有关“该不该发朋友圈”“如何刷朋友圈”的纠结、反复与交锋,往往也直指社会心态的走向。有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微信用户已经突破6亿,每一个用户的“朋友圈”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上千人。不可否认,“朋友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份独特的生活体验。由于便于分享,可以点赞,将现实生活中的距离阻隔充分延伸到生活的任何角落,在一定程度上“朋友圈”成为情感交流的补充剂。

  然而,伴随着微信的普及化,人们都愈来愈发现,“朋友圈”里的名单越来越长,但值得交心的还是远远不多,除了个别是“点赞之交”,更多的只是通讯录中一个普通名字;也总有人发了朋友圈继而又删掉,生怕“留给别人不好的印象”;也有时候有人抱着好奇的心态点开某个人的“朋友圈”,却发现清汤寡水,一条横线,一种“我藏在你捉摸不到的背后”的感觉扑面而来。

  因此说,各种该不该删除、该不该发布、该不该屏蔽朋友圈一度让部分年轻人纠结不已。应该说,“圈如其人”,年轻人越来越对“朋友圈”感到敏感甚至不安,是因为它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另一种标注,连同展示出的不仅是简单的生活状态,更是个人印象。只要没有不怀好意,对于生活的展示就是一种真诚的分享和记录,这就和从前人们喜欢记录心情一样。而那些真诚的表达和流露,在真正的朋友眼中,也断然不会被视为炫耀甚至狂妄。它所呈现出的,无非就是一个热气腾腾、有笑有泪的真实生活。

  诸如此类“关闭朋友圈”“删掉朋友圈”的现象,其实都是一种无声的表达。有人说,任何一种社交软件的运用都是我们人格的延伸。它们仿佛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自身。但是必须明白,这些行为只是个人的选择,无需要附着太多的想法。关闭朋友圈或者删除曾经的状态不见得大惊小怪,重要的还是在于当我们删除那些曾经带来负面情绪、负面能量的朋友圈时,真正需要释然的还是那些消极心情心态,撇下真正“重”的内里,才能有轻装上阵。真正的踏实与安全,在于自我的笃定与从容,既来源于内心的强大,更沉淀于不断累积。

  其实说到底,对微信朋友圈到底该如何看待,这毕竟不是问题。关键还在于在海量的信息面前,在丰富的表达通道之中,我们以内心的充盈来过好“指尖的生活”。比如能到合理安排好“指尖生活”的时间,能否在纷至沓来的海量信息面前有个价值判断,能否在“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观望中一眼找准自己所追求的“灯火阑珊处”,都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技术无罪”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如何取舍还取决于个人,在不迷茫盲从、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的前提下,偶尔刷刷朋友圈,看看摄影大赛、读读励志短文并没什么不可以,关键还是要有一颗丰盈的内心。

  文/张璐(兰州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