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一篇句读间充满焦虑的《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将舆论的焦点成功牵引到校园欺凌的问题上。人们在忙着评议校方的回应与定性、忙着心疼被粪筐击出伤痕的孩子时,终于停止了向罗尔的口诛笔伐。当“校园欺凌”的字样透过各式新闻客户端挤满了掌心世界时,那个头顶着“骗子”“诈捐”骂名、屁股后面跟着一串追问的父亲,那场值得铭入中国慈善史册的网捐风波,就这样淡出了公众的视野。
罗尔解救了林丹,中关村二小解救了罗尔,那么谁来解救中关村二小、延续这场循环呢?我无法给出具体答案。但我十分确信的是,一个风尘仆仆的身影,正疾驰在来的路上。
迅速地燃爆,迅速地蔓延,迅速地撕咬,迅速地降温,迅速地淡忘,迅速地转移。观望一年中的所有热点,你会发现没有一件事躲得过这“速极又速朽”的铁律。雷洋、魏则西、莆田系、翻船体、动物园、王宝强、曹云金、林丹......打量这些渐趋模糊的时代注脚,你一定会觉得熟悉又疏远。熟悉,是因为我们曾为之付出过活跃的脑细胞,付出过不掺水的情绪。疏远,是由于我们忙不迭地应付新热点,不知不觉收回了投注在它们身上的注意力。
经过多次实战演练,时下已经形成了一种极为浮躁的传播生态。其必备元素包括:选题饥渴、嗅到热点便生猛扑抢的媒体;随时可以进行道德讨伐的网民;笔耕不辍的公号撰稿人;必然撕裂的意见;不怀好意、反转成瘾的知情人士;什么事都要凑上去说两嘴否则就觉得很没有存在感的评论员。
我始终相信,每条热门微博下都有一个中国。传播链条中所浮现的急躁,不过是大环境的缩影。在整体急躁的气氛中,急于吊打、急于惩治、急于抢占眼球、急于发出声响,不止是新闻,所有流行事物都是短命的。一阵风似地来,一阵风似地去。鸡毛还在旋舞,口水尚在飘飞,人群却已离场,永远在追逐更有热乎气的事,对任何丑恶现象的质问都是炽热而短暂。人们越来越难生产出经得住岁月淘澄的东西。迎合热点的创造,终将在“短则三四天,长不过一两月”的生命周期中,随着热点的失宠被一并淡忘。
这样速燃又速灭的裂变传播,正在培养起一大批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人物。第一类,越来越有策略的当事人。目睹了一场场大戏,他们聪明地总结出了应对之道——沉默地拖延,拖到热点的出现便万事大吉。热度消散之后,谁也没有兴趣去咀嚼剩饭。他们很清楚,诚恳地道歉、坦白地说明,都解救不了深陷舆论漩涡的自己,能解救自己的唯有新的猛料。其二,越来越像精神病的投机者——很多人与事的迅速蹿红,完全是没有任何逻辑可循,也没有任何道理可讲,不知到底挑中了大众的哪根筋,一下从无名的角落跳到数亿双眼中。任何时代的一夜成名(管它是好名还是坏名),都没有今天这样大的几率。火得时间短没关系,几天内凝聚的目光足够后半生慢慢包装、出售。
“旧事才走,新事就到”“你陷囹圄我解围”的传播现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考验人们的判断力。如此频繁地被热点包围,如何不让眼睛被滚烫的泪水模糊,如何不让头脑被可怜楚楚的讲述绑架?我认为,当下横亘在人群中最幽深的分野已经不是信息多寡所形成的“知沟”,而是判断力强弱所分化出的“智沟”。听到甲方发声义愤填膺,听了乙方发声又觉得甲方也不是东西,情绪轻易地被飘忽的事态左右,心态轻易地在极端的悲喜中升降。如果在对旁人的生活评头论足时,不能关照到自己的生活,不能建立起自己的判断,掌握着再多的信息,仍是个毫无主见的傻瓜。
身陷舆论漩涡中的当事者,总还有下一个“接盘侠”解救。而失去判断力的人,陷在几乎没有空档的热点轰炸中,一次次被消费着注意力,好像很难看到获救的希望。
文/王昱(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