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我们需要怎样的儿童性别教育

来源:红网 作者:慕海昕 编辑:林旻煜 2016-12-09 00:02:01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2月7日,全国首部小学男生性别教材《小小男子汉》的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举行。这本教材由上海教育出版社为男生在成长中产生的性别困惑而量身定制,目前已在静安区几所小学内使用,相关女生性别教材也正在编制之中。多年来,基础教育中增设性别教育的呼声不断,却始终落地困难,而上海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千呼万唤始出来之后,另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是,我们需要怎样的儿童性别教育?(12月8日中国新闻网)

  生理教育当然是儿童性别教育的基础。两性差异的基础是生理差异,抛开生理谈性别,教育就失去了根基。实践中同样发现,一同玩耍的孩子出于好奇探索对方的身体,不经意间可能造成长期的生理与心理伤害;许多孩子遭受来自成年人的性侵害,却根本不知道在自己身体上发生的事情的意义——这无疑是对自己、对异性身体缺乏了解的体现。让儿童了解身体的构造,认识自己,学会保护自己,并且懂得与他人尤其是异性相处的界限,学会尊重别人,都应当是生理教育需要完成的任务。而这些教育除了应当在家庭中完成,在强调育德育人的小学基础教育课堂上,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存在争议的问题则是,我们是否需要在儿童性别教育中引导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在笔者看来,对于学校来说,答案应当是否定的。在日趋多元的现代社会,远古时代因性别分工而产生的社会定位逐渐模糊,去掉性别的标签、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成为性别平等的权利体现。粗犷豪放不是男性的专利,细腻敏感也不是女性的特权,人选择自己成为怎样的个体,是性格使然,而不是某种特定的性别分工。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给孩子以引导,向其灌输诸如“男孩子应该喜欢蓝色,女孩子应该喜欢粉色”的思想,模式化的养成方案,忽视个体差异,反而是一种性别决定论的体现,与多元化的时代大潮背道而驰。

  当然,学校不做的事不代表家庭不做。我们不是说,要将个性培养的责任完全交给孩子自己,毕竟,在每个人有足够的理性认知去选择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人之前,还有漫长的成长过程,而这段经历中孩子受到的影响会在潜移默化中延续一生,这也正是教育的重要性所在。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化的教育类型,其培养模式更多的是一种公共利益的要求;而家庭教育,则更具有浓烈的私人风格和个人特点。社会不偏不倚鼓励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而家庭在培养方式上则有着与生俱来的倾向性。拿吃饭的口味来说,能吃辣和不能吃辣的人在社会中都能获得空间,而本来就能吃辣的家庭中孩子往往也能吃辣。父母培养孩子吃辣是无可指摘的,在社会包容的情况下,他们当然也可以选择教儿子学绣手帕还是跆拳道、给女儿买玩具枪或者洋娃娃。而就如同吃辣已经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家庭习惯一样,很多时候父母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在做“选择”,这些各不相同的无意识的选择,正是社会多元化的基础所在。

  在孩子性格的培养上,我们可以说,家庭可以做也一定会做与性别有关的选择,去按照家庭中已经形成的既定性别风格去培养和影响孩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学校教育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却应当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不同选择,不因为性别而给予不同的性格培养。至于上海这本《小小男子汉》中提到的男孩子应有的勇气与担当,事实上,也应当是社会中的每个公民应有的素质。

  当然,一切美好的设想最终都需要人去落实,不论是父母还是老师,认识到性别教育的重要性,敢于谈性,善于谈性,才能够让教育真正起作用。多少中国家长还不知道如何与孩子交流性的话题,觉得不用教,该懂的时候自然会懂了,却在问题终于出现伤害无法弥补之时追悔莫及;多少中学教师合上课本说,“同学们这一节的内容自学,男生看上半页女生看下半页”,将一个个对爱与性有着懵懂的憧憬,却根本不知道如何爱自己如何爱他人的学生,和本应属于基础教育的教学义务,又送进了大学校园。克服“谈性色变”的扭曲心理,以科学的态度面对性别教育,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

  万事开头难。上海已经跨出了探索的第一步,我们也盼望着,儿童性别教育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的儿童性别教育事业,有更美好的明天。

  文/慕海昕(中国人民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